首次将技术经理人“淘”展引入进博,这一七年“全勤生”以“技术”为“展品”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进博会上,不仅有商品交易,更有技术交易。七年全勤的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首创“技术商品”概念,连续七年来到进博会上为企业搭建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今年,更是首次将技术经理人“淘”展活动带上了进博大舞台。
百余位技术经理人走入进博
11月7日和8日两天,一场别开生面的技术交流互动在进博会上展开。百余名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型企业代表以及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的技术经理人们,在具有实务落地经验的带教导师带领下,以小组的形式,深入探索了进博会千余家参展企业。他们的脚步遍布创新孵化展区、汽车展区、食品及农产品展区、技术装备展区。“感觉每一个展区都蕴藏着无限的创新潜力和合作机会。”一位技术经理人感叹道。
这可不是白走,两天的“淘”展现场,技术经理人就将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等的技术成果成功“推销”了出去,有数家企业与技术经理人小组签订了合作备忘录。优秀的技术经理人黄小莹促使了企业与浙江大学孵化器的“薄膜传感器”项目在概念验证、场景运用、成果推广等服务上的合作,达成意向合作金额5000万。
记者从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获悉,这也是技术经理人“淘”展活动首次亮相进博会,促进了技术经理人与前沿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加速了科研成果向商业应用的转化,为技术经理人与参展企业搭建了一座连接技术、合作与市场的桥梁,标志着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从初探到深耕不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从初探到深耕,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这个进博七年“全勤生”,也在探索着如何持续深化国际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2018年,东部中心作为首届进博会唯一以“技术”作为商品贸易进出口的展商,推出了“欧美健康技术联合馆”,展馆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技术贸易商及媒体关注,展区接待人流量超过千人次,也正式开启了东部中心在进博会的“探索之路”。
从最初的小规模展示到如今的国际合作组展方,东部中心携手近百家海外优质科创企业与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参展参会,开展成果推广、需求对接等系列技术转移工作,接待来宾总计超过20000人次,也带来了诸多成功的技术交易案例。
如2021年,东部中心承办“国际公共卫生展览馆”,围绕大健康背景下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联合多家国内外机构,展示了包括多项公共卫生领域的科技成果。植物疫苗GAP965x产业化项目也通过进博舞台顺利落地。该项目是海外科技成果及创新人才团队在国内产业化落地的典型案例。
2022年东部中心承办的“上海国际医学技术转化创新中心馆”入驻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展示了包括罕见病创新治疗等多项创新成果,同时聚焦数字中医学,展示华润广东医药有限公司关于数字中医学的创新成果,通过数字化、元宇宙等手段把中医的精华推向全世界,让中医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
本届进博会期间,东部中心继续担当“组长”,携手数十家海外优质企业入驻进博舞台,还组织了一场国际技术转移合作展示、一场产业论坛及365天在线供需对接服务,探讨交流全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生物医药发展以及国际科技合作的关键议题。凭借在组织协调、资源整合和创新推动等方面的出色表现,东部中心也荣获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创新孵化专区最佳组织奖。
“连续参与进博会,让越来越多的企业、研发人员开始在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这个平台上,互相认识、达成合作,新技术引进来,需要落地,需要有企业承接,才能实现产业化,如今我们已经成为进博会上必须不可少的一部分。”东部中心总裁谢吉华表示,越来越多技术合作正在东部中心的平台达成。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