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围墙释放绿色空间,本市已开放共享单位附属绿地125个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图
打通藩篱,让本来属于单位的绿地开放给全体市民共享。这是上海正在做的一件事。记者11月12日市绿化市容局获悉,全市“十四五”期间已开放共享单位附属绿地125个,改造成口袋公园32个。
◆ 绿篱打开共融出一片无界“花园” ◆
在位于浦东新区世博大道1919号的中国商用飞机有限公司总部大楼南侧广场,有一个名为“云飞园”的小公园,不少路过的上班族都会在这里坐一坐,晒晒太阳。而曾经,这个小公园被一道绿篱分隔成了两处,里边出不来,外面也进不去。
浦东新区绿管中心副主任张玲告诉记者,这本是两片归属不同的绿地。外面是公共绿地,而里边1000多平方米都是属于商飞总部的附属绿地。虽然都是绿地,但互不相通,各归各管。“当时商飞也提出了意愿,是不是可以跟我们的公共绿地共融,让他们的职工在午休时可以方便进入到公共绿地中来,我们也正好在推进单位附属绿地开放共享的工作,双方一拍即合。”
尽管意愿都很强烈,但真正做起来,还是有不少波折。绿地开放之后,权属是不变的,用地性质也不变,还是属于商飞,与区属的公共绿地在财政出资、改造时间、设计施工各方面都需要重新商讨,“我们双方也洽谈了N次,最后统一了意见,设计和施工都统一进行,保证景观上的效果。我们的公共绿地也因此推迟了改造时间。”张玲告诉记者。
如今,绿篱不再,商飞大楼广场下的绿地与公共绿地一直延伸到人行道上,在高楼间形成了一个5000多平方的共享绿地,以口袋公园形式向公众开放。张玲介绍说,改造前这块绿地略显单薄,就是一个草坪,绿化缺少层次感及色彩,种了几棵银杏树,但长势也不好。地块两边各有两个地库风井,周边植被杂乱无章,缺少活动空间。
而改造后,不仅开放面积增加到了5000多平方米,展现了从世博会起就倡导的“无界共享”理念,绿化景观也整体提升了很多。草坪中加种了不少开花植物,不再只有单一的绿色,而是“春有花开,秋有颜色”。两边的风井则爬满了攀援植物,绿色葱茏。“还种植了红梅、红枫,四季都有可欣赏的美景。”
不仅如此,大飞机的文化特色也被融入到了绿化整体改造中。这个口袋公园被命名为“云飞园”,引入了“云之径”观景步道,S形的白色步道从天上俯瞰,就如同天空上的白云。蓝白色的座椅也如蓝天白云。未来还会沿路径设置大飞机模型等航空元素小品,展示大飞机创业精神,让更多来休憩的市民了解大飞机文化。
◆ 至10月已开放共享单位附属绿地125个 ◆
而在杨浦区黄兴路1618号,同样有一块来自于单位的附属绿地被打通共享。位于黄兴路国权东路路口东南角的这块绿地附属于大润发杨浦店,绿地北侧和西侧原有高约1米、长42.9米的挡墙,并种植了高约3米的珊瑚绿篱,视线遮挡严重,市民都不可进入。
如今,通过拆除挡墙与绿篱,增加花坛坐凳等休憩设施,保留了长势较好的香樟和广玉兰,新增三棵丛生白玉兰为主景树,营造出以玉兰为主题的可进入式的休闲绿地空间。绿地开放后,不仅为周边居民提供了公共活动空间,也让大润发有了“获得感”,吸引客流进入,可谓是共赢。
记者从市绿化市容局获悉,实施单位附属绿地开放共享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体现,也是积极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具体实践,更是深入推进生态宜居的公园城市建设的关键一环。单位附属绿地按照“能开尽开、分类指导、安全有序、分批推进”的原则有序推进,至今年10月,全市“十四五”期间已开放共享单位附属绿地125个,改造成口袋公园32个。上海体育运动健康科学研究所(吴兴花园)、上海音乐学院汾阳校区、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上海辞书出版社、大润发薇花园、商飞总部口袋公园等一批典型项目都取得了良好的开放效应,目前还有部分项目在建设推进过程中,很快也会向社会开放共享。
据介绍,目前单位附属绿地开放共享项目主要是以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为重点,开放其临街可达的社会单位附属绿地,这项工作得到了规划、建设、房管、教育、国资、机关事务管理等多个部门的大力支持。目前,市绿化市容局正在编制《上海市单位附属绿地开放共享建设技术标准》,将在原政策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可以为后续附属绿地开放共享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奠定基础。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