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东馆书画两馆明起开放,六套展陈方案《鸭头丸帖》等“国宝”尽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 常鑫/图
上海博物馆东馆的中国历代绘画馆、中国历代书法馆11月13日将正式向公众开放。至此,上博东馆八部“中国古代艺术史教科书”全部亮相。这家博物馆正式全面开放。
据悉,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原先也有古代书画展馆,但此次东馆的两个展馆不是简单的照搬和复制。而是经过了全面升级、创新改陈。应该说,书画两馆在内容、功能、空间上实现了全方位提升,不少国宝级书画珍品和多年未公开展出的名家代表作将重现眼前,迎来书画“国宝展”睽违20年后的重磅回归。上博的中国历代绘画馆、中国历代书法馆也成为海内外唯一的书画分开、系统展示中国古代书画通史的常设展。
上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上博东馆书画常设展厅全面开放后,书法馆、绘画馆、海上书画馆及书画特型馆总展陈空间面积将达到4000平方米,首展全开总计将展出共315件(196套)作品,几乎集结了历代书法、绘画流派,个人风格的经典,画家的代表作,超70%为全新亮相,其中一级品总计137件(书法馆19件,绘画馆76件,特型馆22件,海上书画馆20件)。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中国古代书画的宝库。
虽是常设展馆,但上博安排了6套书画方案以备轮换,将每半年更换一次展品,3年总计将展出1200件作品,首次亮相或久未露面的馆藏书画精品将陆续呈现。首轮展品中,观众将看到多件上海博物馆“压箱底”的镇馆之宝。其中,书法馆汇集了王羲之《草书上虞帖卷》、怀素《草书苦笋帖卷》、王献之《鸭头丸帖》等历代书家名品名帖,展出原作及全部题跋。而在绘画馆中,唐代孙位《高逸图卷》、五代徐熙《雪竹图轴》、五代董源《夏山图》、南宋佚名《望贤迎驾图轴》、北宋赵佶《柳鸦芦雁图卷》、元代钱选《浮玉山居图卷》等珍罕名迹将悉数展出。
值得一提的是,绘画馆中,上博特地打造“馆中馆”——书画特型馆,为巨幅的书画提供特殊的展示场地,将一般陈列中因受展柜体量限制而无法展出的书画精品,以主题特展的形式呈现给广大观众。长约二十五米、高约五米的超长展柜,无论是超级长卷还是巨幅立轴,在此都有全幅舒展的机会。书画特型馆首轮将展出王翚的《小中现大图》册与《重江叠嶂图卷》,2套共22件作品。
此外,书法馆在呈现古代经典的同时,还特别新增现代书法版块,以展示近现代书法家的传承与创新。首轮现代书法部分主要展出近十幅作品,均为首次露面,包括罗振玉、梁启超、弘一法师、黄宾虹、沈尹默等人的作品。这些作品将阐释20世纪以来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使得上博书法通史更趋完整。 绘画馆的展陈时间线也相较于人民广场馆时期进一步延伸至现代,新增近现代绘画板块,徐悲鸿、刘海粟、张大千、齐白石等名家名作将悉数呈现,上博绘画通史展示也将由此更为完善。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 常鑫/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