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刑期成学期”以艺术矫治重塑人生,上海市监狱管理局首届服刑人员艺术节开幕
2024-11-13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

11月13日,上海市监狱管理局首届服刑人员艺术节开幕式暨“爱的黄丝带”社会帮教进大墙文艺演出在上海市未成年犯管教所成功举办,奏响了一篇心灵救赎与重塑的乐章。此次艺术节以“沐浴艺术之光·重塑人生篇章”为主题,将艺术矫治与罪犯改造相结合,同时也向社会展示了监狱艺术矫治工作的积极成果。

开幕式演出围绕服刑人员改造的点点滴滴和对美的体悟,展现了服刑人员在艺术矫治过程中的显著进步与深刻感悟。鼓舞《鼓韵触心》震撼开场,未成年鼓手们的每一次敲击都似重锤叩击心扉,强烈的节奏传递出他们对新生的渴望与决心。情景剧《太阳妈妈》由“爱的黄丝带艺术团”深情演绎,生动展现了母爱的深沉与无私,如暖阳般融化了服刑人员心中的坚冰。

此次艺术节,未管所的民警们也参与到节目表演中来,由他们演绎的《琵琶语》《楼兰遐思》展现了民警队伍饱满的精神状态和艺术矫治的专业水平。未管所副所长宋玲表示,通过让民警们参与到节目表演中来,与未成年犯一同排练、表演,可以让民警与未成年犯产生共情和共鸣的效果,也有助于双方在日常教育管理中促进信任关系,让未成年犯能更认同民警的教育引导。

由真实改造故事改编而来的舞台剧《爸爸的眼泪》聚焦服刑人员家庭情感,这也是今年未管所引进心理戏剧矫治项目后课程成果的展示。因为从小跟着父亲长大,这个剧本让参与演出的未成年人小范深有感触,“通过这段时间的艺术矫治,让我对家人逐渐从以前的不理解到现在能感受到他们的不易。艺术对我有很强的感染力,通过学习艺术让我发现了自己的价值,也重新认识了自己。就像今天的主题‘沐浴艺术之光’,帮助我在黯淡的道路上找到了一丝光亮。”小范说,每次排练看到最后一幕,当主角和爸爸相拥的那一刻,自己也期盼着还有机会跟父亲相拥的那一天。

“通过戏剧矫治,让未成年犯复盘自己的人生,回溯犯罪事实,帮助他们理解什么是对自己有益的,什么才是有害的。促使让他们进行自主反思,而不是让警官们去灌输思想。只有直面自己的错误和不堪,他们才有勇气去改变自己。”未管所教育改造科民警唐苏琳表示。

“未管所更像一所特殊的学校,通过改造之后让未成年犯成为守法的公民,重新踏入社会,不再重蹈覆辙。”看到小范通过改造产生的积极变化,未管所一管区副管区长杨磊也希望通过回溯这些服刑人员的成长经历和犯罪原因,给社会起到一些警示作用,避免让更多的未成年走上犯罪的道路,这也是民警们正在努力的方向之一。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