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上海取消普通住房标准贯彻执行房地产税收优化政策
2024-11-18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嘉音 范彦萍

近日,国家财政部、税务总局以及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旨在通过调整税收政策,更好地满足居民的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11⽉18日,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从市住房城乡建委了解到,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并贯彻落实相关工作部署,本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房屋管理局、市财政局以及市税务局等四部门也联合印发了《关于取消普通住房标准有关事项的通知》,并于2024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

>>>政策亮点  

1.普房和非普房标准取消

9月底“沪七条”政策已明确,按照国家工作部署,及时取消普通住房标准和非普通住房标准,减少住房交易成本,更好满足居民改善性住房需求。当前财政部等三部委政策发布后,上海积极贯彻落实,正式取消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标准。至此,挂钩在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标准之上的相关税收将面临优化空间。

2.契税政策调整

财政部三部委政策明确,12月1日起执行新的购房契税政策。上海积极贯彻落实,将有助于后续购房成本的降低。这里对契税政策调整后其对上海房屋交易环节的影响进行梳理。

1)在上海认购140平方米及以下住房,契税降至最低水平,即1%,其基本覆盖了绝大多数刚性和改善型购房需求,有力支持了购房消费行为。

2)购置二套房的契税,其减负效应较明显。举例来说,对于认购1000万总价的住房来说,新政前契税最高需30万,新政后最低可为10万,即直接减少20万。

3.增值税政策调整

此次上海贯彻财政部等三部门政策,取消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标准后,挂钩在其上的增值税政策将优化。增值税政策和房屋出售关系较大,政策效应积极明显。

1)有力降低上海房东的售房成本。举例来说,若某人2014年曾购置一套600万住房,到2024年该住房价格为1000万,其增值额约为400万。因持有年限已超两年,新政前的增值税约为400*5%即20万,现在则为0。减负效应非常可观。

2)房东售房成本降低,也将提高挂牌和售房积极性,反过来也增加了优质二手房的挂牌,对于购房者购房选择面增加等都有积极的作用。

4.个税政策调整

上海在房屋交易环节,执行了差别化的个税政策。其源于2006年的政策规定。2006年原上海市地方税务局印发《关于本市贯彻〈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住房转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的操作意见》明确,普通住房按转让收入的1%征收,非普通住房按转让收入的2%征收。当前上海取消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标准,自然使得核定征收的税率统一为1%。

举例来说,若上海某房东出售一套1000万总价的住房,过去个税或需缴纳20万,那现在或只需缴纳10万,持续降低了售房成本、增加了住房财产性收入。另需说明的是,若该房东一年内在上海换房,其还可享受个税退税的优惠政策,具体以财政部等三部门《延续实施支持居民换购住房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文件为准。

>>>专家分析  

利好政策全部兑现,上海楼市暖冬必现

针对上海当前贯彻落实财政部等三部委房地产税收政策,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从政策导向分析说,党的三中全会明确要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9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抓紧完善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11月13日,财政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即房地产减税政策,且明确具体操作办法由各地制定。上海立足财政部等三部委政策要求,深入贯彻和积极落实。

他认为,此次房地产税收政策优化,也是基于房地产市场向好发展的背景之上。根据近期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指数数据,新房和二手房价格均迎来拐点,房地产市场呈现止跌回稳、向好发展的良好态势。其中,上海各项指标均在全国前列。当前上海贯彻落实房地产税收优化政策,在房地产市场形势向好的基础上,将和行政、土地、金融等政策互动,持续释放组合拳效应。

严跃进分析说,此次上海取消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标准,挂钩在其上的增值税政策将优化。同时基于财政部三部委税收优化政策,以及结合上海个税政策的自身情况,相关政策都做了优化,以更好促进住房交易环节成本的降低。

“利好政策全部兑现,上海楼市暖冬必现。”上海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卢文曦指出,该政策推出说明市场期待及时落地。“沪七条”中涉及到普通住宅标准取消,当初市场给予了很高期待。因为涉及到增值税、个税等相关税收标准变化,可以省下很多交易成本。上海政策及时落地回应了广大市民关切,可以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市场预期及信心。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嘉音 范彦萍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