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慢阻肺日,你的肺功能还好吗?专家:尤其要注意气温骤降!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11月20日是第23个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题为“了解你的肺功能”。目前,慢阻肺已成为和高血压、糖尿病“等量齐观”的重大慢病。记者从上海岳阳医院获悉,不久前该院呼吸中心介入团队为一名极重度肺功能障碍的慢阻肺患者实施支气管镜下热蒸汽肺减容手术,患者术后苏醒即可下床活动。专家在此提醒,眼下气温骤降,慢阻肺稳患者尤其要日常的健康管理,以防病情加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典型症状有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胸闷气喘等。全球约有2亿多慢阻肺患者,发病率与致死率都非常高,位居全球死亡原因第三位,已经成为与高血压病、糖尿病“等量齐观”的重大慢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大约有1亿人患者,40岁以上的人群中,患病率达到13.7%。因为初期发展缓慢,很多患者毫不知情,等病情较为严重时才会被发现。
蒋先生就是一名严重的慢阻肺患者,他反复憋喘8余年,实在难受到不行才多方打听后,来到岳阳医院呼吸中心呼吸内科王振伟主任门诊。胸部CT显示蒋先生的示两肺肺气肿,肺功能检查提示重度混合型通气功能障碍。经过王振伟一段时间精心的中药调理后,他的症状稍有改善,但还是感觉气促、活动受限。“我们呼吸中心心胸外科开展了一项针对慢阻肺的新技术,给你评估一下看看是否可以尝试一下。”
听闻热蒸汽肺减容术可治疗慢阻肺,蒋先生毫不犹豫地住进了心胸外科。然而,6分钟步行实验,蒋先生只走了3分钟,就不能耐受终止了。心胸外科陈彤宇主任在完善相关检查和充分评估后,决定对蒋老伯应用经支气管内窥镜热蒸汽消融治疗术。
在麻醉团队的保驾护航下,陈彤宇主任领衔的呼吸介入团队为蒋先生实施了热蒸汽消融术。陈彤宇先用支气管镜查看患者右肺上叶前段(RB3)的管腔情况,找准位置后,他将热蒸汽导管通过支气管镜置入至目标肺段。蒋先生膨胀如气球般的肺组织开始收缩。就完成肺部“瘦身”。整个手术过程非常顺利,全程仅用了10分钟。患者术后苏醒即可下床活动,感觉良好。术后第9天,他的6分钟步行的测试就达320秒,且步行后无任何不适。
== 小贴士 ==
降温了,要防止病情加重!
事实上,记者采访中发现,慢阻肺在年轻人群体中同样发现,34岁的小张近两年一直感觉劳累,走走路甚至都喘不上气,周围的人都调侃他是“年轻的老人”。到医院检查后发现,他的肺功能很差,达到慢阻肺诊断标准,30多岁的人已经有了个将近60岁的肺。
“肺功能检查是确诊慢阻肺的金标准。长期吸烟、接触厨房油烟或吸入其它有毒有害气体粉尘是主要的致病危险因素,这部分患者应尽早前往呼吸专科完善肺功能检查。早期干预可以及时防止慢阻肺进展,根据不同的严重程度,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王振伟主任介绍,秋冬季节慢阻肺尤其高发,这是因为秋冬季冷空气的刺激就可以诱发支气管的痉挛,而慢阻肺患者就有细支气管气流的受限,气道反应性比较敏感,容易诱发患者出现气喘。此外,冬季以后气候比较干,呼吸道粘膜处于比较干燥的状态,不利于气道有害物质的排除,很容易使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定植到呼吸道上,出现黏膜的损伤。而冬季也是流感高发季节,慢病患者更容易“中招”,引起慢阻肺的急性加重。
慢阻肺如何做好疾病管理,避免急性加重呢?陈彤宇主任提醒,慢阻肺稳定期重在日常的健康管理,需要控制环境污染,减少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吸入。平时,慢阻肺患者要长期坚持规范治疗,定期随访。进入冬季后要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