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丨埃文·凯尔在华礼遇,是民族最淳朴的回赠
2024-11-25 时评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张逸麟

这些天,美国青年埃文·凯尔的中国行引起了大众的关注,由于将一本记录了二战时期南京大屠杀相片的珍贵相册无偿赠予中国,埃文·凯尔收获的不仅仅是政府以国礼瓷的回馈,还有中国人民对他的尊敬与热情。

在这片土地上,埃文着实体会了什么叫作夹道欢迎。清晨在天安门观看升旗礼时,一位来自淮安的小伙认出了一身单薄西装的埃文,毫不犹豫地将身上的军大衣赠予他,传递了同袍之情的温暖。当埃文在国博九龙九凤冠的橱窗前发出惊叹时,一位女孩将手中限量1000件的“凤冠”冰箱贴赠送给埃文,国博也迅速作出回应,打造了第1001件冰箱贴,补给了热心的女孩。

2年前,当埃文偶然获得这本相册的消息传出后,他本人遭受的威逼利诱,中国民众都看在眼里,他把相册无偿捐给中国的义举,咱家老百姓也都记在心里。

2022年11月15日,收到埃文·凯尔捐赠相册的中国驻芝加哥总领事馆回赠了他一个珍贵的国礼瓷,被中国网友戏称是“可以召唤神龙”的神器。更让埃文感动的是中国民间对他的热情,2年来许多中国网友通过邮寄的方式,给大洋彼岸的埃文送去了龙泉剑、粮票收藏本等珍贵礼物。这次得知埃文来华,全国各地的网友纷纷邀请他到自己的家乡做客,他在北京游览时被无数路人请求合影,在直播时因为网友的留言和来信而数次落泪,而这也是整个民族对他义举最淳朴的回馈。

埃文这次中国行是一场和平之旅。中国驻芝加哥总领事馆在接收那本相册时曾表示,“历史是当今社会的一面镜子,你的捐赠将激励世人以善良之心维护和平。”在北京天坛,埃文一边看着相册中二战时的天坛老照片,一边对着眼前宏伟的建筑和安详的氛围祈祷和平。了解战争,才更珍惜和平,铭记历史,才能面向未来。明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场战争不能遗忘,不容篡改,人们更应该以史为鉴,去应对当前的世界变局。

这次中国行也是一场交流之旅。2年前埃文在网上公布那本相册的内容后,许多20岁左右的当地青年慕名来到他的典当行,去了解中国,了解那段历史。如今埃文的中国行在外网也受到了大量关注,许多网友通过埃文的镜头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不断扩容144小时免签的国家规模,以开放的姿态欢迎更多人来这里了解和感受现代化的中国。

国礼的另一位个人获赠者--曾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挽救了25万中国民众的约翰·拉贝,他的孙子托马斯·拉贝毕生都在促进中德两国文化交流。如今埃文·凯尔也在学中文,研习中国历史文化,并在自己的家乡明尼苏达州宣传中国文化,尤其面向当地青年。同为青年人,有着许多共同语言,共同爱好,共同价值观,通过更深入、更贴近的交流方式,一起开眼看世界,看中国。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中美关系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活力在地方”。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是刻在民族骨子里的信念。白求恩、约翰·拉贝这些为中国无私付出的国际义士,不分国籍,无关时代,永远会受到这个国家和人民的敬仰与铭记。如今“国礼青年”埃文·凯尔在中国收到的礼遇,也是这里的人们知恩图报,向往和平的真挚表达。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张逸麟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