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线绘梦,特别的00后在上生·新所有了自己的“小天地”
2024-12-02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实习生 陈喆/文、图

在上生·新所3号楼“naze naze布店”里有一块特别的展示台,摆放着可爱的绒线手作小饰品。一位女孩有时候坐在桌前,手指灵活地在彩色毛线间舞动,一针一线编织着,她专注盯着手中的线,认真对待每一次钩针的起落。

她叫殷怡,是上海市长宁区特殊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这名00后在非遗盘扣课程与校企合作的助推下,今年6月刚刚毕业的她,已经拥有了自己的个人工作室。

  ◆ 一针一线的坚持 ◆  

走进布店能看到,一朵朵钩针编织的小花插在毛线筒里,随意放置在桌子上的“小雪花”串联起了每个展示区,平铺在桌上的小鱼系列也为布料们平添了一份童趣。一盆花上还被挂上了一棵绒线“小树”,带来了一线生机。

“殷怡学得很快,到店里只学了一两个月就可以开始自己独立钩针了。”钩针是长宁区特殊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朱家琛想到的金点子,可以将殷怡的特长和店铺需要联系起来。

朱家琛是殷怡的校内职业指导老师,从四年级下学期起,便开始全程陪伴殷怡一起实习。其实刚到布店时,殷怡主要负责店内的环境保洁和货品整理,偶尔为店铺里的帆布袋绘画。

而熟悉她的朱家琛知道,殷怡其实对店铺内的手作、织线等很感兴趣。“钩针是上海的传统,现在的年轻人也开始感兴趣。店铺里正好有相关材料,我们就想让擅长手工的殷怡试着学一下,先了解最基础的钩针短针、长针等,发现她学得很快,然后还可以自由发挥,这方面她还是很有天赋的。”朱家琛说。

殷怡虽然腼腆,但她也很乐意展示自己的作品。采访现场,她从柜子里拿出了一个大塑料袋,奥利奥口味的小蛋糕、紫藤花尾巴的小兔子,可爱的小南瓜,一旁的naze naze店长笑着说:“这只是殷怡平时作品的冰山一角呢!”

殷怡说,平时她也学会了在社交平台上寻找灵感,再结合自己的设计,大概花20分钟就能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钩针作品了。“平时我勾这些的时候白色毛线消耗很大,其次是蓝色,我比较喜欢用五颜六色的毛线,黑色的线用得最少。”

色彩缤纷,这是殷怡作品一个鲜明的特色。在创作各种图案和形状的过程中,殷怡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虽然她有些特殊,但她的作品却充满了可看性。

  ◆ 继续探索指尖世界 ◆  

“殷怡在学校学习时,我们就知道她在绘画方面有一定的特长。”朱家琛感叹,殷怡四年级时,学校推出了非遗的盘扣课程,朱家琛又是课程的负责老师,他发现殷怡动手能力较强,对盘扣很感兴趣,于是想到了以校企合作发挥其动手能力的想法。今年上半年,通过推荐,殷怡进入了上海素然服饰有限公司旗下品牌“naze naze的布店”实习。

刚到布店时,殷怡带上了她的小画册,上面有她之前的画作,比如小动物和水果的结合再创作等。她现场也展示了四幅画,其中一幅画作中,蓝色的水母可以是月亮,红色的螃蟹可以是太阳,大海在极光的照耀下变成了粉色,黄昏的一抹黑隐藏在绚烂的色彩背后。

当时殷怡的设计只是平面的,店长鼓励她把这些设计转化为3D立体的钩针作品,还把“和殷怡学做小毛球”工坊打造成了店里的专题活动,用织布剩余的线制作成小毛球挂饰。殷怡还在钩针基础上有了创新,结合钩针和修剪制作水果毛球。

作为连接企业、学生与家长的“桥梁”,朱家琛见证并参与了殷怡的每一步成长,也会继续将企业的需求与学生的特长做结合,并积极与家长反馈学生情况。学校也为四年级学生设置了生涯与发展这门课程,教授学生在实习实践中的社交技巧、处事沟通。

店铺也将助力殷怡继续保持“设计师”的状态,并以她的作品为原型加以再设计,然后量产。“我们希望以她的指尖世界为线索,创造出一些新作品,她听完这个想法后也很激动,因为如果这些产品有了销量,她将能够用自己的设计收益去帮助更多的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实习生 陈喆/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