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这个“小哥友好社区”不仅有“小哥驿站”,还有小哥临时乘梯码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
快递小哥、外卖小哥在奔波之余,经常会发生手机和电动车电池焦虑;在送快递或者外卖的过程中,最累的是扛着重物爬梯……
当徐汇漕河泾街道的“全覆盖大走访”工作人员在调研时了解到小哥们的困惑时,如何打造“小哥友好社区”的想法应运而生。
创建“温馨驿站”,打造骑手工作的“加油站”
有座椅休息,有插座充电;连得上wifi,抢得到订单;门口设置了骑手专用车位,甚至还配备了标准充电桩……这样的“小哥驿站”即将于本月在徐汇万科中心正式“营业”。同时,徐汇区还将有“骑手友好城区”建设指引。
进入驿站,感受到的是温馨、舒适、整洁的环境氛围。驿站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仅配备了空调、桌椅、饮水机、手机充电头、医药箱、雨衣等小哥所需的常用物品,驿站外还设置了骑手停车区域,配备电瓶车充电桩,常态提供“累了能歇脚、没电能充电、渴了有水喝、饭凉能热饭”服务。
“小哥驿站”选址哪里,背后有一番故事。漕河泾党群服务中心负责人透露说,起初,他们尝试给小哥们免费送矿泉水时,遭到了婉拒。辛辛苦苦准备的福利都送不出去。不免让人有些泄气。
“如何走进他们的内心”成了服务中心的小伙伴们在思索的事。在调研的过程中,大家意外发现了小哥们的真实需求。比如就有小哥建议,在建设“小哥驿站”的时候能否配备吹风机,如果下雨天手机充电口湿掉的话,就充不进电无法抢单了。
“我们日常工作比较辛苦,常常是风吹雨淋,尤其冬天马上要到了,有时找不到地方休息,只能在地下车库避避风、歇歇脚,还要担心休息位置较远而‘抢’不到单。”骑手孙冬冬告诉记者,其实在工作的间隙,自己也想在室内休息,但是有的休息点离商场太远,有的网络信号不好手机接收不到订单,导致自己和同事大多还是选择在商场外“坚守”。得知“小哥驿站”即将在商场这里“营业”后,孙冬冬兴奋不已,“我要赶紧在群里通知我的同事们。”
据了解,这个小哥驿站将常态化运营,由徐汇万科中心提供驿站保安、保洁等服务,党群中心指导奥乐齐超市的达达骑手进驻担任轮值站长,探索党建引领下驿站自我运营、骑手自我服务的模式。
据漕河泾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小哥驿站”对外开放后,街道还将推出多项关心新就业群体的创新举措,比如“新就业群体服务电子地图”、“骑手友好城区建设指引”、漕河泾街道“小哥有话说”骑手议事会和“小哥大爱”骑手志愿服务队,每一项行动都围绕骑手的实际需求。
“新就业群体不仅是城市活力的重要来源,更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与守护者。”在该负责人看来,漕河泾街道通过党建引领,推动形成新就业群体与社区“双向奔赴”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以“小哥驿站”为阵地,为骑手打造了一个多功能服务网络。这里不仅是“累了能歇脚、没电能充电”的便利场所,更是思想充电、技能提升的“成长家园”,从送职业介绍到提供技能培训,从亲子活动到法律援助。
此外,街道还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爱心加油包”计划,包括爱心服务手册、爱心套餐、爱心基金会和爱心体检。通过联合共青团、妇联等多方力量,形成了关爱骑手的长效机制,切实提升了这一群体的归属感、安全感与幸福感。
“双向奔赴”,小哥们也成为基层治理的中坚力量
除了“小哥驿站”外,漕河泾街道也正在全力推进“小哥友好社区”的创建工作。
在人车分流的公园道壹号小区,物业设置了快递分拣区,并配备平板接驳车,有效缩短了骑手配送时间。
有京东骑手在“小哥有话说”骑手议事会上提到,“有时候扛重物比如水、成箱的东西等爬楼梯,真的很吃力。”
金牛居民区党总支副书记蔡圣佳告诉记者,金牛苑是多层住宅,目前小区40个楼栋已经全部实现成片规模化的加装电梯,但加装电梯的使用原则是谁出钱谁使用,平时用梯需要刷卡或利用访客功能,生成临时二维码乘梯。在社区的呼吁和宣传下,渐渐地越来越多居民愿意主动提供“乘梯临时码”给骑手使用。
完善小区导览图、健全楼栋单元标识、设置快递分拣区域、配备充换电设施……连点成片,在漕河泾街道的各个居民区里,通过党建引领作用,社区、物业、站点三方共同努力,小区“进门难、进楼难、乘梯难、分拣难、停车难”等骑手配送“最后100米”难题正在被逐步“打通”。
而新就业群体也充分发挥走街串巷、“移动地图”的优势,为漕河泾发展贡献“新”力量。“小哥大爱”志愿服务队在日常为民服务中,积极参与美丽楼道整治、摆放共享单车、文明行为引导等志愿服务工作。“感谢顺丰小哥,帮我们发现了小区内电瓶车飞线充电的不文明行为。”一名小巷总理表示。
从“服务对象”到“治理力量”,从“单向服务”到“双向奔赴”,新就业群体逐渐成为基层治理的中坚力量。还有的小区成立了“小哥大爱”志愿服务队,小哥们还成为了社区的为老服务员、安全巡查员、协商议事员、文明宣传员。
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新就业群体从城市的“服务者”转变为社区的“共建者”,从基层治理的“旁观者”转化为“参与者”,下一步,漕河泾街道将持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着力破解新就业群体服务管理的痛点难点,落实落细骑士友好社区建设的各项举措,营造理解、尊重、关爱、服务新就业群体的社会氛围,以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发展理念,为现代化城市治理树立鲜活而温暖的典范。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