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打造年轻的城,年轻人的城?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泳均/文、图
记者从临港新片区获悉,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和多家单位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金融领域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聚焦金融制度创新、金融双向开放、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营商环境和完善保障措施等5个方面,提出新一批50条具体举措。
记者今日从滴水湖新兴金融年度大会了解到,《实施方案》中50条措施涉及加大金融制度创新,打造金融风险压力测试区;加快金融双向开放,打造高端资源配置新高地;积极服务实体经济,打造产融结合创新示范区等多方面;打造金融服务集聚第三极,主要包括聚焦机构“引得进”、人才“留得住”、生态“筑得好”三项政策措施。
如何吸引人才和培养人才?《实施方案》指出,鼓励临港新片区内保险公司建设与国际接轨的园区健康服务新模式,开展高端医疗保险产品创新,推出一站式员工弹性福利解决方案。加快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发展,构建面向国际、凸显学院特色的课程体系。据介绍,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以构建系统性学科和架构,来培养面向未来的复合型金融人才。学院成立了ESG金融研究中心和再保险创新研究中心两大智库平台,对接国家一流金融智库与学术资源,推动产教深度融合,用专业的视角和前瞻思维,为区域金融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金融贸易现代服务业发展首席战略官钟儒育接受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采访时说道,“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很多外资机构看好中国开放的步伐,滴水湖金融湾是临港新片区特殊经济功能的核心承载地之一,外资机构自然而然地希望把一些业务集聚在临港新片区。临港不仅有金融产业的发展,也有产业链,比如智能汽车制造,民用航空和航运等。”钟儒育表示,临港新片区有三大优势。第一个优势体现在交通枢纽。滴水湖金融湾15分钟到达浦东机场,60分钟抵达虹桥枢纽,100分钟内抵达周边长三角重点城市。第二个优势体现在面向未来的产业集聚,如数字经济、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民用航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高级前沿产业集聚和特色园区的快速集聚成长。第三个优势体现在包容开放的营商环境。
记者了解到,为构建国际股权生态,促进资本与科创企业的对接,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临港新片区股权投资集聚区海外机构联盟”今日成立。临港新片区将聚焦金融制度创新、金融双向开放、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营商环境和完善保障措施等方面更好深化金融高水平开放,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当中勇当先锋。
临港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临港新片区作为上海未来的新兴金融中心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机构正在加速集聚、产业发展显示出强劲动力。2024滴水湖新兴金融年度大会及其系列活动将通过17场活动,助力临港新片区探索新格局下的新兴金融开放、创新与发展路径,实现高水平开放下的金融安全与发展。滴水湖金融湾是临港面向未来,打造产业发展新动能,构建金融服务新生态的重要窗口。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泳均/文、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