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年轻的修复师,让文物重生,用手艺缝补裂痕,用匠心守护温度
2024-12-15 生活

临海博物馆藏民国福州沈氏制金鱼漆木盘。

青年报记者 杨力佳/文  受访者/图

有这样一群人,用手艺缝补历史的裂痕,用匠心守护历史的温度,他们就是文物修复师。近日,随着清康熙髹漆款彩郭子仪祝寿十二扇漆屏风被运回浙江省临海市,何锦章和廖松耀终于可以歇口气了——历时整整三年,在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工作室,这两个90后带领着一批又一批的00后,完成了这项由临海市博物馆委托的保护修复工程,使文物的颜色与质感在整体效果上达到博物馆陈列的要求。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们的故事。

需要耐心更需要热爱

据介绍,款彩漆屏风存世稀少,尤其是完整的并有年号的大型屏风极为罕见,这套清康熙髹漆款彩郭子仪祝寿十二扇漆屏风双面共计24面,有确切年代、历史信息丰富、髹漆工艺精湛,为研究清代台州历史、祝寿礼规、绘画书法以及款彩髹漆工艺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对于研究古代漆器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何锦章

“临海市境内背山面水,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地势自西向东倾斜,冬天干燥,夏天尤其是梅雨季节湿度极大,都给文物保存带来不利。这套漆屏风当初来的时候,已出现裂隙、断裂、脱落、残缺、变色、起翘等病害。” 何锦章回忆道,“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我们小心翼翼地将它们一一从箱子里取出来的时候,会不断听到漆膜和地仗掉下来的窸窸窣窣的声音,最后,这些碎片被我们装满了整整30个大号塑封袋,光是将这些碎片像拼图一样一点一点地将它们重新复原到漆屏风上,就花费了两年多的时间。”

“这次的修复无论是在体量上和难度上,都是不小的考验。” 何锦章说道,“首先是需要去除文物表面附着物,对胎体已出现的裂隙、断裂、糟朽进行黏接和加固;然后对地仗层空鼓、脱落进行加固,有依据地进行复原到与周边一致;对于漆膜脱落、卷曲、空鼓进行加固、软化、恢复,对漆膜残缺、变色部分加以髹漆,效果达到与原有的漆膜颜色基本一致;对字迹及纹饰图案的残缺、卷曲、变色、模糊、漆膜病害依次进行加固,在有依据的前提下进行髹漆、刻绘处理;最后对铜配件变形地方进行矫形,以恢复文物结构完整和功能。”

廖松耀

需要技艺也需要文化

“在对清康熙髹漆款彩郭子仪祝寿十二扇漆屏风的测试中,我们在大漆里发现了胶的成分,而不是血料,而且大漆的比例也不高,以桐油为主,这些都是当时的工匠为了节约成本而选择的手法,如今一碰就碎,而且哪怕是同一块漆屏风,其灰胎层的松软程度都是不同的,所以每一次下刀,我都必须随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重新调整,生怕出错,如履薄冰。”廖松耀说道。这个安徽小伙原本学的是国画,2015年从上海工艺美院毕业之后便师从漆艺大师项军学习刻漆,目前是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刻漆课的一名特聘教师。

廖松耀告诉记者,由于画面缺失严重,又没有之前的对照图,所以哪怕是补指甲盖大小的画面,他都要查阅大量资料,反复论证,在证据确凿之后才敢下刀,“就比如上面的万寿图,每个寿字的形态都是不同的,而我拿到漆屏风的时候,发现上面残留的寿字几乎就只剩下一半了,有的甚至只有三分之一,所以光是比对字体,就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平均下来两三天才可以确定1个寿字,这个过程的确非常枯燥,但是修复工作就需要这样的严谨。”

廖松耀表示,文物修复师不只是单纯的工匠, “在这次修复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不少之前修复时候的痕迹,有些其实是不符合当时古人的手法的,非常心痛,因为很多是不可逆的了。漆器的修复工艺非常强调个人的感受,必须长期训练,手上才能慢慢找到准确的感觉。此外,还要不断学习文史知识,才能理解其中的内涵。作为年轻一代,我们只有不断地精进,才能最大程度地呈现历史,不负嘱托。”

蓝地粉彩寿果盒。

需要传承也需要创新

离开工作室,记者来到了旁边的展示厅,这里陈列着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成立五年来学生的若干件优秀作品和十多篇已经发表的学术论文。何锦章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考古学和文博事业备受社会关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前来报考,每年招生数在二三十个,基本达到了专业承载饱和度。还有学生获得过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三等奖,省级、市级文物修复技能大赛二等奖、三等奖等荣誉。何锦章说道,“新一代的文物修复师队伍正在崛起,他们朝气蓬勃,充满潜力。”

记者了解到,目前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总共涵盖了漆器、陶器、青铜器三个方向,今年还新加了革命文物保护方向。在何锦章看来,文物保护与修复的人才培养需要多方参与、系统思维,形成培养合力。一方面,学校发挥主体作用,相关单位参与其中,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人才培养;另一方面,文物保护与修复涉及多学科,比如文物学、化学、物理学、材料学等,所以需要进一步创新搭建跨学科培养平台,以促使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

青年报记者 杨力佳/文 受访者/图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