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不逝电波的精神密码,东海学院这堂思政课创新实践引领红色文化传承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这里孕育了伟大建党精神,红色基因流淌于这座城市的血脉之中。而隐蔽战线上的英雄们,正是这座城市红色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今天,主题沉浸式思政课“读懂不逝电波的精神密码”在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匠兴苑学术报告厅举行。这堂思政课由东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团队精心设计与安排,希望让新时代青年大学生通过学习党史故事,深入了解党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
课堂上,上海市敬业初级中学的学生们应邀为东海学院的师生们带来了诗朗诵《永不消逝的电波》。孩子们饱含深情的声音,将大家带入了那段革命岁月。诗中李白烈士坚定革命信仰及英勇事迹的描述,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受触动,更让大家对隐蔽战线的历史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了解。
中共四大李白烈士故居名誉馆长吴德胜作为特邀嘉宾,为大家带来主题为《我和李白一家三代缘》的宣讲。吴德胜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详细介绍了李白烈士的革命历程和感人事迹,讲述了自己与李白烈士一家的深厚渊源,以及自己多年来致力于传承李白烈士精神的心路历程。“李白烈士在上海潜伏12年,源源不断地将重要情报输送给党中央,为革命事业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在上海即将解放的前夕,他却英勇牺牲,年仅39岁。”
在交流互动环节,吴德胜就学生代表的积极提问给予耐心解答,并就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隐蔽战线的历史意义等问题分享了自己的见解与思考。
东海学院大学生理论宣讲团成员周毓蕙同学结合之前和同学们一起创作的“大学生讲思政课”作品《守信仰之红,创电波之新》,讲述青年学子如何以不同版本的《永不消逝的电波》为创作素材,使“红色电波”在新时代得到更广泛的传承与创新。她通过生动的案例、感人的故事和深刻的思考,展示了新时代青年对革命精神的理解与传承,展现了红色革命文化在新时代的活力与创新。精彩的宣讲赢得了师生们阵阵热烈的掌声。
“红色电波之所以不逝,是因为我们有坚守的‘正’——那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传承。而传承的形式却要不断创新,更多创设青春语境、回答时代关切、以多种传播和呈现形式走进年轻人的心里。”东海学院马院教师李楠在作课程总结时表示。
据悉,这堂主题沉浸式思政课的举办,是东海学院“大思政课”建设的一次重要实践,也是学校在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上的创新成果。它不仅丰富了思政课的内涵与形式,更展示了新时代青年对红色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思政课教学形式与内容。
课程结束后,学生们纷纷在留言墙上写下自己的感动与感悟。这些留言虽简短却有力,写下了青年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和对红色精神传承的誓言。吴德胜馆长更是表示要将这些留言带回去作为珍贵的纪念。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