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档连演5天麒派大戏,上海京剧院2025年演出季好戏连台
2024-12-17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2025年1月1日,一场“纪念周信芳诞辰130周年主题晚会”将拉开新的一年上海京剧院演出季的序幕。2025年是京剧大师周信芳诞辰130周年,所以相关纪念演出将是重中之重。同时,2025年又是上京建院70周年,一批大戏将登陆舞台。因此,这个演出季将是上京近年最值得期待的一个演出季。

其实纪念周信芳诞辰130周年相关活动,在本月已经陆续启动。上周,由上海艺术研究中心主导策划,上海图书馆特别支持的“与时麒鸣——纪念周信芳诞辰130周年展”开幕。而跨入2025年,这个系列纪念活动将迎来高潮。

当今麒派领军人物、京剧表演艺术家陈少云今天对记者透露,2025年元旦档,上海京剧院将在天蟾逸夫舞台连续推出5场纪念演出。1月1日晚,他们精心策划了一台“纪念周信芳诞辰130周年主题晚会”,晚会将以“对话大师”为整场演出的贯穿线索,届时全国各地的麒派传人、各京剧流派名家将齐聚一堂,与大师的艺术精神展开“对话”。展现“麒学”对中国戏剧产生的深远影响,感悟周信芳这位从广大劳动人民中走出来的“人民艺术家”的艺术历程。

1月2日和3日晚,由上海京剧院麒派弟子集中展示经典折子《投军别窑》,麒派经典剧目《萧何月下追韩信》《举鼎观画》《徐策跑城》等。1月4日和5日,将推出传承版海派连台本戏《狸猫换太子》(上、下本),由该剧原版艺术家担任艺术指导。结束上海的演出后,上海京剧院将集结队伍赴周信芳故乡宁波参演“周信芳戏剧季”系列活动,在宁波逸夫剧院推出2场麒派专场。

在上海集中演出期间,上海京剧院将于1月4日下午,在上图东馆举行《周信芳画传》上海首发仪式。该画传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详细记录和展现了周信芳艺术生涯和个人生活的传记作品,汇集了中国艺术研究院、上海京剧院及众多藏家的珍藏照片,其中许多资料首次面世。

上海京剧院院长张帆介绍,“京剧走出去”将是2025年上京演出的一大亮点。2025年是京剧《王子复仇记》创排20年,也是该剧在丹麦首演20周年的日子,“丹麦莎士比亚艺术节”艺术组委会再次邀请该剧前往丹麦演出,将在麦克伦堡宫连演5场。这部融合了东西方戏剧元素的京剧作品,不仅展现了京剧的艺术魅力,更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和融合。

此外,上海京剧院还计划将更多展现中华本土优秀文化题材的作品推向国际市场,如“三国戏”“大闹天宫”,还有讲述敦煌艺术的新编小戏《鹿鸣》,让京剧成为连接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桥梁。同时,上京也积极探索京剧艺术与现代科技的融合,3D电影、8K高清技术,通过AI数字化、网络化等手段,让更多的人了解、喜爱京剧艺术。京剧电影《大唐贵妃》已结束了拍摄阶段,进入后期剪辑。计划于2025年上映。这部京剧电影不仅保留了原汁原味的京剧唱腔韵味,更融入了先进的技术手段。

国际舞台热闹,国内舞台也精彩纷呈。上海京剧院著名武生演员、京剧表演艺术家奚中路告诉记者,2025年上海京剧院“京武会”演出季将迎来第十个年头。在2025年7月的每个周末,都会上演两场武戏,包括经常一票难求的《龙潭鲍骆》和全本《武松》,还有《火凤凰》《扈家庄》《女杀四门》《虹桥赠珠》等劲中带媚、刚柔相济的武旦戏。至于常演不衰的《挑华车》《九龙杯》《长板坡·汉津口》《铁笼山》等也都会一一上演。

值得一提的是,武戏演员从来被认为舞台生命很短暂,但这次“京武会”,包括张幼麟、石晓亮和奚中路等老一辈武戏演员都会登台。奚中路明年67岁了,依然宝刀不老。他们将和来自全国各大院团武戏演员的一批中坚力量,以及年轻有为的武戏新秀,一起撑起整个“京武会”演出季,用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艺术修养诠释着中华武戏精神,呈现中国人的精气神。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