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43所义务教育学校纳入学区集团,覆盖率超过60%
2024-12-18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图

12月18日上午,上海市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普陀现场会在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举行,聚焦“大众化优质教育”,共同探讨教育集团化发展新路径。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采访获悉,普陀区目前共有中小学74所,其中市新优质学校项目校23所、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4所、市特色高中4所,全区在籍学生8.46万人。截至今年12月,普陀区中小学已建成8个紧密协作的学区集团,43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纳入学区集团,覆盖率超过60%。

  ◆  高水平下沉,普及普惠特色项目  ◆  

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教育集团(简称“曹二教育集团”)是普陀区8个学区集团中最有代表性的集团,2016年3月1日,在原曹杨地区教育联盟的基础上,曹二教育集团挂牌成立,至2024年,已发展成为涵盖小、初、高11个成员单位,学生15000余人、教职员1400余人的跨学段教育集团。

“在曹杨二中集团管理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并一以贯之的‘雁阵工作法’。”曹二教育集团总校长周飞介绍说,作为牵头校,曹杨二中有着更高的视野和更大的格局,集团成立以来,通过校长定期巡访调研、中层研讨,达成了“让大众教育更优质”作为核心理念,深化集团内部的价值共识,带动集团成员校在管理体系、师资队伍、资源保障等方面的转型升级,凝聚目标共识,逐步实现集团办学品质的跨越提升。

曹杨二中在各成员校推广“多维有序”社会实践课程成果,形成了在上海乃至全国颇具影响的“小初高思政教育一体化”系列实践课程。周飞表示,教育集团成立后,(共)开设博雅讲座200余场,涉及美学、哲学、史学、文学等,曹杨二中骨干教师50多人送教上门。曹杨二中的德语DSD项目自开办以来,委派包括外教在内的教师承担了集团内各成员校的小语种先修课程。目前,集团内已有五所初中参与德语先修课程。

曹杨二中女足闻名遐迩,多次获得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女足冠军,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女足专项一条龙”的做法。周飞透露,集团内还打造了“工艺美术设计一条龙”“合唱管乐一条龙”“围棋一条龙”等,“曹杨二中与成员校采取‘教师(教练)通用、训练递进、贯通培,一校一品,差异发展养’的方式,既推动了曹杨二中高水平运动队和艺术项目的建设,又助力各成员校打造艺体教育特色品牌。”近期,曹杨二中荣膺国家体育总局“国家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  促进创新人才早期成长,一校一品差异发展  ◆  

2023年,曹杨二中教育集团启动了“群星计划”:设立了江宁学校、中远实验等6所初中为首批“新星”基地学校,派出骨干教师上门指导;由曹杨二中牵头建立“星云”俱乐部,开发“学科深化渗透”“跨学科迁移应用”和“超学科问题解决”三类强基课程,通过主题型、任务式、项目化等多种方式进行实施;以利用假期打造的“银河”创新营为平台,为创新人才提供跨学科和跨年级交流机会。截至目前,集团内外参与学生已达上千人。

江宁学校的杨持同学是参与学生之一,六年级暑假时,他参加了曹杨二中的银河夏令营,得到了曹杨二中信息学教练的专业指导,系统学习了信息学。得益于这次夏令营的学习,他在2023年的一次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七年级上学期,曹杨二中骨干教师到江宁学校授课,进一步帮助杨持找到了方向。如今,曹杨二中“星云”俱乐部已成为杨持每周末最期盼的事情。“江宁学校帮我发现了兴趣,曹杨二中帮我提升了兴趣、找到了志趣,感谢集团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让我们的兴趣得以茁壮成长。”杨持说。

曹二教育集团办学过程中,每个成员“同步同频但不同样”,一校一品差异发展。2018年,兴陇中学成为上海市“强校工程”的先行实验校,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学校依托曹杨二中教育集团优质资源,以数学学科特色建设为抓手,探索小初高拔尖人才贯通培养的“智·趣”课程新模式。同时集团针对兴陇中学的科技教育特长,决定把同济大学在曹杨二中实施多年的“苗圃计划”延伸到兴陇中学,“小苗圃计划”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普遍提升。

从2019年至今,学校学生累计获得市级及以上奖项89项,学校DI竞赛队多次荣获市第一名的成绩。集团连续多年在该校派驻特级教师工作室,加强教师培养,使一大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教育教学生态明显改善,家长对学校的“非常满意率”达到85%以上。学校入学对口率由2018年的44.51%提升至2023年的70.27%,顺利通过市“强校工程”验收。2023年,兴陇中学正式更名为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附属实验中学。

“集团化办学的实践,让我们看到了融合育人共同体的强大能量。”周飞坦言,下一步集团将加大力度帮扶北海、沙田两校,办好更多“普陀区人民家门口的好学校”。

现场,市教委副主任杨振峰对全市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与殷切期望。他表示,要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让更多学生受益于集团化办学带来的优质教育成果,推动上海教育事业迈向新的高峰。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