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潮主理人”展现创意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12月30日,中国福利会少年宫百年建筑中奏响了新时代中华优秀文化的澎湃旋律,“国潮少年 传承有我”2024年上海青少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成果展示暨颁奖典礼在这里举行。全市优秀“国潮主理人”与专家导师齐聚一堂,共同登台,导师们为“主理人”的作品引津指航,激发青少年的智慧火花。
为进一步培育和增进青少年对中华民族和伟大祖国的情感,2024年4月,“国潮少年 传承有我”系列活动在全市启动,开展了“大师进课堂”专题活动10余场,“国潮场馆行”寻访活动20余场,征集到全市青少年“国潮主理人”优秀作品百余份,活动覆盖人数近12万,受到广大青少年的喜爱。
古老与现代激情碰撞,新媒体为剪纸插上翅膀,龙腾少年街舞社团的创意国风街舞《跃“燃”纸上》,将海派剪纸艺术融入活力动感街舞惊艳全场。“国潮主理人”储菲婉展示了她别具匠心的作品,将海派石库门文化与剪纸巧妙融合,以云肩为载体展现独特魅力。任泽恺则用叶雕书签、精油皂、氛围灯等作品赋予古老非遗技艺融入现代生活。海派剪纸代表性传承人李诗忆老师对孩子们的创意称赞有加,现场跟青少年们进行剪纸互动,并分享了自己的艺术历程,强调“守正创新”之道。守正创新并非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应于规矩之中寻突破,在恪守传统时展新姿。
上海市徐汇区求知小学的“国潮主理人”以原创童谣《新上海小囡》闪亮登场。从弄堂深处的悠悠往事,到外滩沿岸的繁华新篇,皆在童谣的浅吟低唱中徐徐铺展,真切地传递出新时代上海小囡们在都市霓虹与人文温情交织下的幸福生活。
随着激光屏幕呈现,自得琴社的老师们身着宋代复原装束,一首原创民乐《葡萄仙子》清脆响起,他们似是画中人演绎了一场如梦如幻的音乐盛宴。自得琴社的老师们言传身教,以“宋”为题,以“词”为境,鼓励青少年们以梦为马,尊古不泥古,创新不失宗,探寻历史文脉,传承华夏经典。
昆曲文化,瑰丽多姿,于世界舞台上演绎文化交流的绮丽华章。本次活动也吸引了来自瑞士的国际友人Sophia同学的投稿。小小年纪就爱上昆曲,并化身文化小大使传播昆曲。活动现场,昆曲澎派闺门旦传人赵津羽老师以细腻入微的表演,精美绝伦的扮相,阐释昆曲妆容服饰的精致讲究、水袖扇子的灵动神韵以及昆韵手指操蕴含的智慧,引领观众领略这一古老艺术的博大精深。同时,活动有幸邀请到塞浦路斯共和国的著名作曲家Marios Joannaou Elia,他以独特的音频视角,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表达注入别样活力,生动诠释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深刻内涵,音乐无国界,交流促传承。
浦东绕龙灯创意舞龙《龙腾国韵》气势恢宏,祥龙从观众席与园林处奔腾而入,龙身蜿蜒,瑞彩盈厅,象征着传统文化的蓬勃生机与活力。颁奖典礼随之启动,“国潮主理人”优秀作品奖的个人奖、团队奖以及优秀组织奖逐一揭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