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各方援助火速集结,驰援地震灾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蔡娴 顾金华 范彦萍 郭颖 通讯员 易雯 王笛
1月7日9时05分,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灾区情况牵动多方关注。记者最新获悉,上海市委市政府名义向西藏自治区党委、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发慰问电,代表上海人民向灾区人民致以慰问,并向西藏自治区捐赠,支援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目前,慰问电已发出捐赠款项已拨付到位。
同时,全市援藏干部人才按照“应返尽返”原则,立即返回西藏参与相关工作。目前,72名援藏干部人才已先后出发,另有8人于9日出发返藏;市政府驻藏办全体干部于8日返藏。市卫生健康委派出由华山医院、第六人民医院医生组成的医疗救援队,共计13人,已于8日晨出发。
市粮食物资储备局紧急协调、连夜组织调拨和运送相关物资,首批2000件防寒服、2000条棉被、2000个睡袋已于8日上午从虹桥机场运往灾区,2000件饮用水、5000提牛奶、10000件方便面、1000件火腿肠由京东直送定日县,市援藏干部联络组、市政府驻藏办已衔接当地配合做好接收和转运工作。
普陀组团式援藏医疗队第一时间集结返回
刚刚返沪休假的普陀区组团式援藏医疗队,立即结束休假,第一时间重新集结。1月8日下午,援藏医疗队8名医务人员,带着紧急医疗救援物资和当地所需紧缺药品,奔赴地震灾区。
普陀区组团式援藏医疗队的8名队员分别来自普陀区中心医院、普陀区人民医院、普陀区利群医院,由急诊医学科、神经外科、普外科等骨干医生组成。得知西藏自治区定日县发生地震,普陀区第十批援藏干部、亚东县医院院长、普陀区利群医院副院长储杰第一时间向当地了解情况,并召集队员为返藏做好准备。“我在医疗队的微信群里面发布了消息,请大家做好返藏准备。所有的队员都是积极响应,第一时间回复,坚决服从组织安排,投入抗震救灾的相应工作。”储杰展示了微信群里的对话记录,队员们闻令而动,积极响应,“医疗团队里有急诊科、神经外科、普外科的医生,我们到了当地就可以开展医疗工作。”
从地震发生至今,一直牵动着所有队员的心,大家持续关注震区情况,得知要返藏,更是第一时间打包行李、买好机票。“在新闻中也看到,当时在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对当地的破坏力还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心里也比较焦急。”援藏医疗队员、普陀区利群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范强说,“此前,医疗队已经有半年的援藏经历,对西藏人民感情很深。我本身是急诊科医生,也是重症医学的医生,所以我想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去挽救更多患者。”
“接到消息后,只用5分钟就把机票买好,然后和家人说了,家人也很支持。”普陀区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宋鹤翔表示。
出发现场,普陀区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郁骏深深拥抱了前来送行的儿子。刚刚返沪又要返回西藏,儿子眼中有着浓浓的不舍,特地让奶奶带他来送行。“跟他讲了还是要回西藏,那里发生地震了,需要爸爸去支援救援当地的老百姓,家人也都很理解。”郁骏说,灾情就是命令,救死扶伤是医生的职责所在。
下午2点,队员们登上飞往西藏的飞机,并将于次日返岗,开展医疗工作。
除了紧急从上海出发的抗震救灾力量之外,地震发生后,普陀区委、区政府第一时间就与日喀则市、亚东县取得联系,关切地询问受灾情况,了解灾区人民的所需所求,表达了坚定的支持和深厚的关怀。
为了尽快抵达灾区,13名亚东小组成员们迅速行动起来,连夜整理个人物品,完成出发前的各项准备工作。8日上午,亚东小组整装待发,随着车辆缓缓驶出,踏上了前往日喀则的征途。
普陀区援藏干部、上海援藏亚东小组组长李夏阳出发前告诉记者:“我们坚信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西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日喀则市一定能够克服一切艰难险阻,赢得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我们亚东小组也将全力以赴,为灾区人民带去支援,帮助他们重建家园。”
据介绍,2024年普陀区在亚东县投入帮扶资金超过600万元,用于夯实小康村高质量发展基础、深耕鲑鱼养殖销售、高原无公害蔬菜菌类种植等产业并提升当地应急管理能力。去年,国门巴夏景区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庞达旅游观光新项目全面启动,开启了亚东旅游产业的新篇章。自2013年普陀区和亚东县两地开展对口支援工作以来,已有四批普陀援藏干部前赴后继,把高原当作“第二故乡”,见证了亚东县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历史性转移。
新华援藏专家刚回沪又返藏参与救援
在地震后的12小时内,上海第十批援藏医疗队从上海虹桥机场启程,新华医院消化内科颜士岩医生、超声诊断科徐新量医生随队出发,中转成都飞赴支援西藏支援抗震救灾工作。抵达震区后,他们将立刻参与伤员救治等工作。
新华医院援藏专家颜士岩、徐新量于2024年7月28日起随上海第十批援藏医疗队按照统一安排赴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援工作,刚刚返沪,本已进入休假时间,在接到援藏联络处传达的需要援助的消息后,他们立即表示“随时可以出发,只要有需要”,主动加入到救援工作中去。2025年1月8日上午,颜士岩、徐新量随医疗队已经经过成都中转到达拉萨,正式踏上守护雪域高原的征途。
尽管在重返高原途中出现强烈的高原反应,血氧饱和度降至大约80%,在前往日喀则的途中已经开始需要吸氧。但他们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缺氧不缺精神”的崇高境界。新华援藏医疗队员的行动体现了他们对职责的忠诚和对生命的尊重。
白衣执甲,逆行出征,等你们平安凯旋!
上海蓝天应急救援服务中心迅速响应
1月8日下午,全国蓝天救援队西藏地震灾区指挥部传来紧急信息,灾区急需取暖炉子、棉帐篷以及板房等救援物资,以保障灾区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知此消息后,上海蓝天应急救援服务中心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紧急与大小爱公益协调,从拉萨当地紧急采购所需物资。
同时,上海蓝天应急救援服务中心还协同大小爱公益积极筹集了一批防寒物资,包括棉被、棉衣、毛毯、睡袋等,目前正在紧张装车,预计将于近日从上海运送到拉萨,为受灾群众送去温暖和希望。
上海蓝天应急救援服务中心表示,将继续密切关注灾区情况,根据实际需要,全力以赴做好救援物资的筹集和运输工作,为受灾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同时,也呼吁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灾区情况,伸出援手,共同为灾区人民贡献一份力量。
此次救援行动充分体现了上海蓝天应急救援服务中心和大小爱公益在应对自然灾害时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也彰显了社会各界在灾难面前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精神风貌。
美团的首批物资已经送达并分发
地震发生后,美团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第一时间与政府部门、公益机构合作,紧急采购大量保暖物资、食品。同时,美团买药联合生态伙伴西藏阜康医院、海氏海诺等采购30万盒应急药品、急救包等医疗物资以及1万盒保暖贴,支持当地救灾物资、生活安置、应急医疗等需求。
“送到了!”1月8日凌晨0时左右,白色厢式货车驶入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中心医院,三名本地外卖骑手扎西巴旦、扎西顿珠、柏宇快速卸下成箱的应急药品、急救包。美团买药联合生态伙伴西藏阜康医院支援地震灾区的首批物资已经送达并分发。
西藏地区高海拔、冬季严寒的特殊气候,人的体感温度往往低于天气温度,一旦重感冒,便很可能引发急性脑水肿或肺水肿。加上地震过后,灾区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极易引发肠道传染病和皮肤感染。
考虑到这些切实需求,美团买药向灾区支援的药品种类齐全,包括急救用药如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多巴胺注射液;外用药如冻疮膏、创面消毒喷雾剂;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器械如医用纱布敷料、医用绷带。此外还有布洛芬、蒙脱石散、罗红霉素等常用药。针对高原易发的缺氧问题,美团买药也加大了红景天西洋参胶囊等药物保供。
据悉,美团买药这批物资将优先发放给受灾群众、抗震救灾一线工作人员及志愿者。
记者从一张“地震保供物资运送车证明”上看到,美团作为日喀则市商务局确定的定日县“1.07”地震保供物资配送企业,运送棉衣、棉被、毛毯、矿泉水、牛奶、方便面等物资至灾区。
据了解,美团驰援灾区超3600件棉衣、2400床棉被、1700件毛毯等防寒保暖物品,1000箱瓶装水、1000箱牛奶、1000箱方便面等各类食品,已于8日早晨到达,并由当地外卖骑手接力,向不同救灾点运送。美团公益基金会联合壹基金为当地儿童捐赠的包含棉靴、冲锋衣等御寒物品的冬季温暖包,以及糌粑、面粉、粮油等生活物资也已陆续发车。
此外,美团已启动多项紧急行动,保障消费者和商家的权益。其中,针对受地震影响的旅游订单,美团旅行将全力协助退改。因地震停业的商家,美团提供歇业保护,并为恢复营业的商家提供经营支持。
美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关注灾情动态,并联合广大生态伙伴,做好后续物资援助接力,协助当地做好灾后重建等工作。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蔡娴 顾金华 范彦萍 郭颖 通讯员 易雯 王笛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