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从西岸启航,酝酿一个色彩斑斓的上海梦
青年报 杨颖/文 受访者/图
什么地方能被称为上海的梦中心?在这里,你可以酝酿怎样色彩斑斓的上海梦?又如何邂逅美妙的奇幻梦境?在对新年新期望的美好憧憬中,超过六万人次来到这个被称为“Gate M西岸梦中心”的地方,开启一场奇幻水岸嘉年华。
在一大片黄浦江畔的溜冰场上,寻梦的人邂逅了上海的“初雪”;以工业遗存为基,融新旧之美,在岁月沧桑的黄浦江边,人们见证了时尚光影编就的种种幻境,与古老的船坞交织成一部黄浦江百年交响,天上无人机灯光串缀的图景让人们难以抑制靠近与欢呼的冲动。
现实的楼宇和变幻的光影,奇妙地融合成一幅幅梦一般的图景,让人觉得,这里实在配得上“梦中心”这么一个名称。
有所见,然后有梦
所有的梦想,都源自曾经的所见。1920年某天早晨,当刘鸿生踌躇满志地站在黄浦江边上,看着太阳从江面上升起,想象着身后龙华机场旁那块土地上即将矗立起来的龙华水泥厂,憧憬着“象牌”水泥风靡全国的时候,他不会想到,100年后,浪漫的上海人会将他倾注了毕生心血的上海水泥厂改造成具有另外一种意义的梦想之地。
上世纪初,一战刚刚结束,世界经济正在复苏,上海成为了远东最大的商埠,城市建设方兴未艾。刘鸿生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商机,便联合一批民族资本家开设了龙华水泥厂,后来改名为华商水泥厂,并迅速跻身中国水泥行业前三。正是当年水泥厂的繁华盛景及其后续的深远影响为如今的西岸梦中心奠定了再现辉煌的基础,在岁月流转中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传承。
如今在西岸,沿着黄浦江漫步,不经意间抬头便能看到一两幢造型奇特的建筑,比如现在已经很著名的西岸穹顶艺术中心,圆形的建筑,蒙古包形状的屋顶,门外,还有一座像传输机一样的装置。这里,就是曾经的水泥厂,其建筑原型得以保留,并被改造,重获新生。而江边尚留存的码头栈道遗迹,仿佛在告诉过路的人,当年的繁华景象。
原先水泥厂用于生产的巨大船坞现在基本按原样保留着,但功能却被完全置换。这个船坞,现在是西岸用于光影秀的场地。每当音乐响起,光影映照在斑驳的水泥立柱上,现代与古朴、工业与文创,就像天然孪生的两个灵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浑然天成,不可拆分,构筑了一个属于上海的独特的梦世界。
有所思,然后有感怀
作为上海城市更新的里程碑作品,以上海水泥厂为核心地段的西岸梦中心无疑是成功的。它脱胎于水泥厂,却没有被水泥厂的老建筑束缚,在百年历史的地基上,成功地营造了一个有上海特色,也有未来梦想的新地标。站在这个地标任何一个高点,看着黄浦江浩浩荡荡,你很难不想到这条母亲河流淌过的历史,也一定会有一股豪情从心底油然而生。如果你略懂艺术,也一定会联想到巴黎那座经贝聿铭大师之手设计改造的卢浮宫,那古老的建筑,因一座玻璃金字塔而年轻的时尚广场。
西岸梦中心市场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作为昔日亚洲规模最大的水泥厂所在地,GATE M西岸梦中心落座的西岸地块拥有浓厚的工业历史,历经百年发展,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再升级为产城融合深度发展的科创绣带,已成为迈向国际大都市的卓越水岸。在十年的规划发展中,西岸美术大道已成功构建出文化艺术生态圈,形成城区级“文商体旅展”融合发展态势。
整个梦中心沿黄浦江800米铺陈,得天独厚的滨水优势配套西岸艺术时尚氛围的长期沉淀,基于这样的背景和先天优势,西岸梦中心对滨水资源进行深度规划与有效利用,并结合西岸周边艺术形态融合工业遗存与现代商业,创新不同业态与滨水商业场景碰撞融合,通过人文、运动、艺术、可持续等全维度的建构打造“文商体旅展”的新场景,实现关于滨水生活与艺术文化、历史与现代交融的城市想象。
一体化的设计引领,让来自于国内外不同的设计公司有了一致的设计方向。一条架空步道串起沿江十几座建筑,人们可以在滨江步道上漫步,也可走上这条空中廊道遥瞰黄浦江。穹顶艺术中心、会展中心、老船坞、水泥罐……一个个保留和改造的老建筑,就像流淌在音乐间的一个个小高潮,在800米浦江岸线弹出了节奏。
在有些城市更新改造的片区,你可能看到的只是历史的印记,在这里,你不但可以通读浦江的历史,也能通过它很多现代化的元素想象上海的未来。
有坚持,梦才有意义
如果只有建筑,即使成为地标也是苍白的,只有植入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地标才会真正成为一座城市的名片。
西岸梦中心市场部的工作人员说起当初为这个地标定位的时候依然充满热忱和骄傲,“西岸片区作为上海历史发展的重要记忆板块,既是老上海人重温昔日光景的打卡胜地,也是文艺青年、运动爱好者和养宠人士的钟爱之地,为西岸梦中心带来了丰富的客源和文化氛围。此外,西岸梦中心位于徐汇滨江的中段,北依油罐艺术中心,南接滨江绿道,西靠龙腾大道,得天独厚的800米沿江滨水景色,结合西岸‘文商体旅展’全面融合的文化生态,更是为西岸梦中心吸引了源源不断的休闲体验市民与文化艺术爱好者。”
黄浦江从这里流过,沿江建筑大多被餐饮商铺占据。不得不说,西岸梦中心招商团队非常懂上海这座城市,西餐、泰国料理、日本料理、北美快餐应有尽有,同时也不乏面包房、咖啡馆。“世界美食街”的结构非常符合上海居民的要求,将美食和社交结合在一起,让人乐在其中。
这种咖啡馆林立的地方,吸引的不仅仅是年轻白领,几乎在每家店的外摆区域,都会看到老人坐在那里。他们或独自要一杯咖啡和几片面包,坐在太阳底下,看江中轮船开过,平静的表情下有几分深沉。也许,是回忆起了自己年轻时的经历;也或许,抿上一口咖啡,看向江畔,忆起几件曾经的温馨往事。时间在流淌,钟表一轮轮走过,故事一页页翻过。他们或三两相约,要几份简餐慢慢品尝,多年的友谊不会轻易被时间冲淡,一起相伴走过的岁月,一起经历的难忘故事,身边的新鲜事,都是他们相互倾诉的内容。
有生活,梦才有色彩
西岸梦中心的改造不追求特别高大上的定位。虽然这里有独一无二的穹顶艺术中心,有老厂房改建的空前高大的策展空间,同时,二楼人行步道交会处,也有供居民遛娃的儿童乐园。小小的乐园,有旋转座椅,有小滑梯,有跷跷板,家长带着幼儿在这里可以玩上小半天。
北区和南区交界处既有网红餐饮,也有集合了30多家各地餐饮的室内广场。走进这个广场,你第一反应是走进了植物园,设计师巧妙地在这个巨型空间里布置了各式植物景观,优雅的芭蕉,高大的棕榈,与室外的寒风形成鲜明对照,让人有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餐饮更是丰富而亲民,有川菜,有牛排,也有只卖果汁饮料的小摊档。附近办公楼众多,中午时分,沿江的外摆区域一座难求,室内更是人满为患。
在南区,有几组高高的水泥罐,圆筒状,三个一组,外形颇为独特。设计师将这些异形建筑物保留下来,和新建的建筑融合在一起。连着水泥罐的是即将开业的酒店,酒店的客人也构成了西岸梦中心重要的娱乐消费群体。
在肯德基,门口特地设置了一块区域,供携宠物的顾客用餐。这样的宠物友好设施和提示不少,比如宠物友好公约、狗狗喝水站、宠物垃圾专用垃圾桶等设计,提供宠物雨衣、宠物绳租赁等服务。此外,骑行友好理念也在此处践行,相关业态的商户也提供了骑行驿站。服务团队分布在各出入口,以更加柔性的方式进行引导并告知注意事项,无论是步行而来的顾客,还是携带宠物、推着婴儿车的家庭,亦或是骑着自行车、代步车的人们,都能在此感受到自由、舒适与融洽,尽享贴心关怀,让每一次的到访都充满温情与惬意。
看似冰冷的水泥建筑其实并不“高冷”,就像有烟火气的地方,才是真正的上海所在。
有憧憬,懂热爱,梦才有未来
西岸梦中心北区入口处,矗立着一座“野格巨鹿”,大鹿的腹部,是一个高台酒吧。每天晚上,这家开在麋鹿“肚子里”的酒吧都在举行很多活动,灯光变幻,DJ导演的音乐秀激扬,让这座不夜之城即使在半夜也心潮澎湃。
很多人喜欢在这个时候来到这里,激越的音乐和梦幻般的灯光会冲刷掉他们白天的疲惫,带来新的生活和工作的激情。
2025年破门而入的那一刹,从“野格巨鹿”到老船坞,再到水泥罐,整个浦江西岸在倒计时的欢呼声中沸腾,一个关于2025的梦想在这里缓缓启航。也许,只有此时,你才会真切地体会到现实和未来相交的那一刻是多么地充满希望。
青年报 杨颖/文 受访者/图
来源: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