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春运2025|太有年味了!虹桥火车站万“福”迎春,让归家旅途不再孤单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嘉音/文 施剑平/图、视频
喜气洋洋的春联、美味可爱的糖人、灿烂真挚的笑容……随着新春佳节的临近,虹桥火车站内洋溢着浓浓的年味。1月14日,正值春运开启的第一天,由新虹街道联合上海市书法家协会、铁路上海虹桥站、闵行区文联等多家单位共同主办的“‘万福迎春’文艺志愿服务活动暨‘我们的节日·欢乐中国年’迎新送福活动”在虹桥火车站·心尚服务工作室前成功举办,为来往旅客送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新春文化盛宴。
新春年味让归家旅途不再孤单
“没想到在回家的时候还能收到这样一份充满心意的新年礼物,”在虹桥火车站 19A检票口附近,来自江苏的徐女士左手拿着福字,右手拉着行李箱,正在仔细吹干上面的墨迹。这是她在上海工作的第十年,回乡途中收到的“伴手礼”让她觉得格外暖心,“我准备回去就贴在大门上。”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看到,在“春联书写区”,来自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和闵行区文联的多位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挥毫泼墨,为旅客们免费书写并赠送春联。一位旅客兴奋地说:一位小朋友也跃跃欲试,在书法家的指导下,一笔一画地写下了自己的新春祝福。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田文惠告诉记者,春联不仅仅是一副副对联,它们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美好的祝愿,尤其是用那鲜艳的红色纸张书写,更添了几分喜庆与祥和。“在这样的节日氛围里,我们将这些精心创作的春联赠送给南来北往、匆匆行进的乘客,不仅能为他们的旅途增添一份温馨与祝福,更是希望将这份传统文化的精髓传递给每一个人。”
在“灵蛇闹春”民俗活动体验区,龙凤画、中国结、糖画、剪纸、捏面人等传统手工艺吸引了众多旅客驻足围观。大家纷纷动手尝试,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一位旅客激动地拿着自己手中精心剪好的蛇年吉祥物表示:“这样的活动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我更加珍惜这些传统手工艺。”
“灵蛇献瑞”拍照区更是成为了现场的网红打卡点。旅客们纷纷在蛇年主题的背景板和道具前拍照留念,记录下这份与蛇年特别的记忆。同时,蛇年知识小竞赛也吸引了众多旅客参与,大家在趣味问答中学习了更多关于蛇年的传统文化知识。
活动现场,上海爱乐民乐团的艺术家们带来了精彩绝伦的民族音乐会。古筝、二胡、琵琶、扬琴、竹笛等乐器齐奏,旋律优美动听,让旅客们在旅途中享受了一场视听盛宴。《喜洋洋》《紫竹调》《花好月圆》等一首首喜庆迎春的曲目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
绿色便民服务彰显上海城市温度
据悉,除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新虹街道还启动了“新虹·返XIANG守护计划”。活动现场,来往虹桥枢纽的旅客若行李箱意外损坏,可凭借当日车票免费领取兑换应急行李箱一只。这一绿色便民服务受到了旅客们的热烈欢迎和好评。
记者从铁路上海站(下辖上海站、上海南站、上海虹桥站、上海松江站、上海西站、南翔北站、安亭北站、安亭西站、金山北站、练塘站)获悉,1月14日,春运正式启动,当日铁路上海站预计发送旅客36.0万人次。其中上海站10.0万人次,上海南站3.8万人次,上海虹桥站19.7万人次,上海松江站2.5万人次。
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家庭对团圆的渴望和对新生活的美好期待。而本次“‘万福迎春’文艺志愿服务活动暨‘我们的节日·欢乐中国年’迎新送福活动”的举办,正是为了让这些匆忙的旅客在旅途中感受到家的温暖与节日的喜悦,积极展现社会和谐风貌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据了解,新虹街道已连续多年在虹桥火车站开展迎新送福活动,此次活动也得到了辖区中建八局上海公司第四分公司、唯品会等志愿者的鼎力支持。在未来,街道也将继续秉持“奋勇争先 主动作为”的发展理念,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和方法,助力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发展建设,彰显上海城市温度。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嘉音/文 施剑平/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