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春运2025丨春运首夜的上海南站,上演着不同的回家故事
2025-01-15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实习生 张振宇/文、图、视频

一千个春运回家的人有一千种不同的心情。春运首夜的上海南站,候车大厅中挤满了行色匆匆的旅客,他们中有的着急回家看出生不久的孙子,有的因丢失行李焦急万分。上海南站工作人员介绍说,春运第一天,车站客流量明显上升,遗失物品的“马大哈”也比平时多一些。

  旅客    带着各自的心情和故事回家  

小周和小胡是对年轻情侣,此次回家,两人心情比以往要复杂不少,因为这是他们第一次一起回家过年,也是小周这个“准女婿”第一次“见家长”。几个月前,当两人刚有一起回家的打算时,小周就开始紧张,好在经过长时间心理建设后,他已“松弛”了很多。“关关难过关关过么,先过第一关,第一关顺利的话后面就会方便很多。”小周说。

不过,小周这种“松弛感”并没有体现在出行上,到达车站见到铁路工作人员后,他就急切询问12306上办理的临时身份证明是否可以进站乘车,得到工作人员的肯定答复后,才松了一口气。但没过多久,他又发现自己的行李箱不见了。这时检票已经开始,为了节约时间,记者帮小胡拿手机和水杯等其他随身物品,随后在铁路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不到两分钟,小胡的行李箱“失而复得”。

随着检票口屏幕上跳出“检票成功”字样,小周和小胡拖着行李排队上车,或许是行李有点重,他们的步伐有些踉跄,但两人的心情却是激动的,因为马上就要回家了。

晚上8点,候车室里挤满了拎着蛇皮袋、背着大包小包的旅客,手提箱、书包、编织袋、塑料桶等各式各样的行李物品遍布候车大厅的各个角落。对即将踏上回家旅程的旅客来说,满满当当的行李中,他们最珍视的就是给家人带的礼物。

在上海从事建筑行业的习先生这一晚有些激动难眠——三个月前,他的小孙子出生了。这次回家前,习先生特意给孙子买了一些玩具,“我还没见过他。”说起小孙子,习先生的嘴角又开始不自觉上扬,对于接下来的春运旅程,他有些急切,因为距离他抱到小孙子还有10小时26分——等火车抵达南昌站,他一出站就能亲手抱抱三个月大的小宝宝了。“见面首先得给个大红包!”一旁的老乡周先生跟他打趣说。习先生坦言,虽然已经打过很多次视频电话,也通过视频“看”过很多次,但都比不上回去亲手抱抱来得安心。

随着一声声的“开始检票”和一声声的“检票结束”,检票口的人群一次又一次地聚集,一次又一次地散去。每次的散去,都有无数人踏上回家路,而对于一线铁路工作人员来说,他们早已习惯春节无法团聚。

  铁路部门    打造洁净舒适出行环境  

今年春运,正式迈入“高铁时代”的上海南站迎来了改造后的首个大考。与往年相比,如今上海南站的日均客流较以往大幅增长40%以上,候车室面积增加约2500平方米,同时新增厕所6处。面对候车区域扩大、设施增多以及客流翻倍的工作挑战,铁路上海局华铁旅服公司迅速响应,多措并举保障上海南站的车站保洁质量。

为了优化厕所卫生管理与服务,华铁旅服严格落实重点时段“一人一厕”的专人负责制。在每个厕所全面配备大盘卷筒卫生纸,特别是在设有超过10个厕位间的大型卫生间,专门设置了不少于2处的大盘卷卫生纸供应点,切实满足旅客的日常需求。新增设可按压式消毒剂盒,方便旅客在使用前自行对座便器便圈进行清洁消毒。

针对车站卫生间、候车区域座椅、地面尘灰、站台、垃圾桶以及花坛等重点部位,巡检频次由过去的每2小时一次,缩短至每1小时一次。

采取“日间补强+夜间深度”保洁作业模式,日间保洁人员在人来人往的车站中及时清理各种垃圾和污渍,进行快速补扫;夜晚,当旅客逐渐减少,他们又开启深度清洁模式,对地面进行彻底洗刷、对设施进行全面擦拭,确保卫生质量过硬。

大力推进机械化保洁作业,不断加大更新设备投入力度,保洁清洗设备从原来的4台增加到8台。通过先进的机械设备,对商务座、军人候车区等重点区域进行定时深度清洁,不仅极大地提高了保洁效率,还显著提升了清洁效果,使车站的整体环境更加干净、整洁。

此外,为了应对客流高峰时段的保洁压力,华铁旅服还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上海分公司党员骨干成立帮班突击队,努力为广大旅客打造洁净、舒适的出行环境。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实习生 张振宇/文、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