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成“国粹”绝非偶然,新春来临前上海的京剧有点“热”
2025-01-15 文教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虽然全国各大戏曲剧种目前基本上都是国家级非遗,但唯有京剧被称为“国粹”,处于金字塔尖的地位。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高级讲师、戏曲导演和制作人尹文卿看来,这并非偶然。最近上海的京剧活动,成为新春文化的一大亮点。

  == 京剧是华夏美学的极致呈现 ==  

在尹文卿看来,京剧之所以能够成为“国粹”,是因为这个剧种处处讲究。就拿“花脸”这个行当来说,还要分为“铜锤花脸”“架子花脸”“武花脸”等等,而且每一种“花脸”脸谱的画法都不一样。尹文卿说,中国戏剧的特点是典型化、个性化、程式化,这些特点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脸谱”。

所谓“脸谱”就是勾画在脸上的图案,不同图案代表了角色的个性与规矩,“脸亦是谱”。应该说,经过前辈艺术家们几百年来的创作、积累、汇集,各地剧种皆有自己风格的脸谱,但唯独京剧的脸谱最博大精深,代表了戏曲文化的精髓。

尹文卿告诉记者,京剧艺术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在戏剧中的集中体现,它的服饰、身段、脸谱等等都是华夏美学的极致呈现。是中正平和之美,也是“吴带当风,笔不周而意足”的体现,展现了中国儒道之法,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也因此,形成时间并不算特别长的京剧,能够脱颖而出,成为“国粹”艺术。

在读书会现场,尹文卿向读者细致地介绍了京剧的基本知识,逐一阐明了各行当的分类。比如,老生的念白,是通过京白、韵白和地方白等多种方式表达,而与普通话的发声方式有着显著的区别。他还通过实际的身段展示,将京剧的“唱念做打”一一演示,引领观众感受京剧老生的风采。

据悉,行知读书会由宝山区大场镇文化中心、阎华工作室、上海人民出版社市场部主办。而此次京剧讲座,也是“传统文化季”的第二期。在这个文化季里,一批业内专家和非遗传人将带领读者一起领略中国非遗的独特气质。

  == “京彩周三”重塑青年人舞台 ==  

最近上海的京剧确实有点热。“京彩周三”系列演出是上海京剧院精心推出多年的品牌演出,每周三在周信芳戏剧空间驻场演出,演出阵容以青春靓丽的青年演员为主,是剧院积极为青年人才搭建的展示自我、磨炼实践的舞台。

2025新年伊始,“京彩周三”也将迎来“崭新”的演员阵容,作为剧院青年演员培养计划的一部分,结合演员自身优势量身打造专场演出,积极为青年人才创造亮相展示的平台,以戏促功,引领青年人在边演边练中磨砺成长。1月15日上演的“京彩周三”系列演出由上海京剧院众新晋演员担当主演,为广大观众带来经典折子戏 《三战张月娥》《铡美案》《棒打薄情郎》《坐寨盗马》《霸王别姬》。

此次演出的多位主演均是刚从学校毕业的00后演员,去年8月正式进入上海京剧院,平均年龄22岁,此次演出也是他们从学生到成为新人演员的首次登台演出。从内容看,演出文武兼备,精选了青衣、花旦、武旦、花脸的代表性剧目,全面展示新晋演员的业务水准。《三战张月娥》将由新晋武旦演员丛家芊饰演张月娥,倾情展示一系列惊险“出手”。《铡美案》由新晋花脸演员张建峰饰演铁面无私、为民伸张正义的包拯一角。《棒打薄情郎》唱做并重,将由新晋花衫演员周芷如饰演单纯善良却惨遭欺凌的金玉奴。《坐寨盗马》将由新晋花脸演员阮登越饰演绿林好汉窦尔敦,全面展示净行唱念做打的功底。《霸王别姬》将由新晋青衣演员孙炜棋饰演与楚霸王诀别前凄美舞剑的虞姬,深情呈现一段千古爱情绝唱。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