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化Talk|市政协委员喻荣军:为什么又是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文 常鑫/图、视频
“我们在2024年听到全国观众最多的话,就是‘为什么又是上海?’对,又是上海!因为我们有很多好的演出,并且只此一站!”市政协委员、文广演艺集团副总裁喻荣军说,上海的文化演艺市场发展迅速并且迎来了升级,国际化大项目接踵而至,本土优秀原创层出不穷,都让上海诞生了很多“只属于上海”的演出,让境内外观众拖着行李箱来上海看戏。他还表示,对很多年轻观众来说,好项目不断的上海,如今不仅仅是“为一部戏奔赴一座城”的目的地,甚至不少人已经变成“来一座城看十几台戏”!
2024年,上海文广演艺集团大戏不断。沉浸式演出《不眠之夜》如今已经迎来了8周年,吸引游客无数,同时,市场火爆的音乐剧也不断落地上海,“像我们带来的英文版原版《剧院魅影》在上海大剧院演了59场,最终拿下8000万元的票房,吸引了境内外的观众不断前来上海。”
喻荣军说,发力的不仅仅是一个文广演艺集团,整个上海都在共同努力,将原本就是演艺重镇的上海带到了一个新高度,“还有我们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去年策划了柏林爱乐乐团的上海驻演——从巡演变成驻演,吸引了很多人从外地赶到上海”。游客和外地观众到上海之后,会发现上海除了地标式的剧院,还有很多类似亚洲大厦、上海大世界这样的演艺新空间,“在人民广场一带就有几十个演艺空间,剧目每天晚上都在演出,他们为一部戏来了之后,一个周末最多能看十几台戏”!
这样的独特性和丰富性融合,对于上海的文旅消费拉动,是明显的。“上海如果要打造演艺高地,要建成亚洲演艺之都,肯定需要更多的只属于上海的演出,”上海的演艺市场发展到如今的高度,喻荣军认为,是整个上海从1990年代就开始规划,“拿音乐剧市场来说,跟政策、跟推广都不无关系,近30年的发展,市场和观众都已培育成熟”。
如今的上海,文化演艺内容和市场观众反馈方面已经形成了双向的积极互动,“文化政策方面的支持,更多新的演艺空间,以及演职人员权利的保护,都让全球更多好的内容,往上海聚集”。他透露,2025年文广演艺集团的大项目备受瞩目,“我们做的沉浸式音乐秀《英雄联盟:双城之战》、在美琪大戏院驻演的音乐剧《SIX》,都是只有上海一站,我们还有年底的音乐剧《悲惨世界》40周年纪念版音乐会”,这些都会是对“为什么又是上海”这个问题最好的解答。
当然,上海演艺市场发展到当下的高度,喻荣军认为还跟青年人群的文化消费观念培养不无干系,所以,演艺行业应该继续对年轻人喜欢的消费方式、思维方式进行研究。“我们集团每年有大量的剧目,包括话剧、歌舞、杂技,都是面向市场的,需要观众掏钱买票走进剧场,年轻的新观众观演特点和以前不太一样,他们更加注重自我表达、更喜欢沉浸式体验,所以我们针对这样的特点来选择和制作我们的项目,注重体验、注重表达。”他说,“像我们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今年会推出的一系列原创作品,都是为年轻人度身打造的,要把他们所喜欢、所关注的东西,从内容到体验,我们都关照到。”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文 常鑫/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