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青声|别让AI变成“概念炒作”
2025-01-16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常鑫/图、视频

人工智能,是今年两会的一个热点话题。市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教授姜雪峰却提出警醒:别让AI只停留在概念上,成为为了热度的炒作。

  AI是热,但别搞虚的  

市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教授姜雪峰

“AI的基础是大数据。但当数据不够大的时候,其实是没有统计学意义的。”以科研人的严谨,姜雪峰指出这样一个问题,只有数据越大,得到的结论才能越趋近于真实,除此之外,还得精准,否则结论就会错误。“这是人工智能的底层逻辑,我们必须形成标准化,让数据收集做到精准和稳定,不被人为干扰,做到这些系统性的架构,才能让我们每个人共享到真实的数据,进而让机器产生迭代。”

姜雪峰表示,需要谨防的就是不能仅仅炒作一些“热概念”。“比方说前几年说的web3.0、元宇宙,当时很热,但你会发现转瞬即逝。因为失去底层逻辑和技术支撑时,实际上我们就会失去它,我们无法抓住它。”他认为,现在就要防止出现炒作人工智能概念的状态。各个行业都在说人工智能,但如果不去踏踏实实地架构行业内部的底层逻辑,比如这个行业领域的数据是否海量、是否标准化,那这就只能是虚幻的热度。

“人工智能时代是一定会到来的,目前,我们日常的科研和教学中,一些人工智能的手段也已经被使用,而且我们一直在做这些布局。”姜雪峰表示,但无论在哪个学科领域,同样都要做到踏实落地,才能让AI真的变成帮助人类的工具,而不是浮在半空中踩不实。“我们做科学的最追求的就是底层逻辑和第一性原理,把第一性原理架构好的时候,我们国家的科技发展我觉得才踏实。”

他还提出,要避免人工智能去替代一些领域,因为有些行业领域是有人的情感和责任感在其中的。“不做好政策架构,反而会对行业带来伤害。”他表示。

  AI能用,先从青少年学起  

市政协委员、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徐速

上海建设科创中心,AI赋能是绕不开的话题,最基础的布局是在青少年群体。市政协委员、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徐速在今年两会期间就提出,要在青少年当中积极推进大模型教育。

“我是从事科创教育的,现在感觉身边不管是同事还是青少年朋友,在生活和学习当中接触到大模型的机会越来越多了,甚至很多小朋友都在学科学习中利用到了大模型。”徐速表示,AI是时代的大趋势,青少年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作为与人工智能时代共成长的群体,未来一定离不开这样一个工具。“让他们更早地去接触和学习使用,一定是有帮助的,我认为也能够提高上海青少年未来的国际竞争力。”

他建议,无论是学校还是校外的教育机构,都应该积极鼓励和推动青少年去使用和接触大模型。他也呼吁更多人工智能企业,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向青少年开放大数据,创设更多的应用场景,并对大数据运行的背后逻辑进行科普,让上海的青少年更实在地去接触到这些新型工具。

徐速也表示,鼓励大家学习使用,但同时也要严格遵守使用规范和科学伦理。“不能说因为方便,就完全忽略规则。”他表示,人工智能对科创教育的赋能,重点还是培养孩子们提问的能力、鉴别答案的能力和如何更好地去完善答案的能力,关注的还是孩子们的独立思考与创新实践。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常鑫/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