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聚焦|代表委员共同为促进青年文化消费建言献策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除署名外)
在今年的上海两会上,市人大代表、团市委副书记邬斌提交了《关于提振青年文化消费的建议》。无独有偶,市人大代表、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唐宁玉,市政协委员、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科技创新研究室主任王兴全等代表委员也纷纷为青年文化消费建言献策。
委员王兴全 建议提升上海二次元品牌影响力
市政协委员、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科技创新研究室主任王兴全 受访者提供
近年来,上海的二次元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年轻消费群体的“心头好”。无论是人民广场周边的谷子经济,还是漕河泾开发区的二次元游戏产业,抑或是ChinaJoy、BiliBili World等一系列二次元活动,乃至二次元带动的包含探访、购买、活动的文旅潮流,都呈现繁荣火热的态势。
在王兴全看来,二次元产业成为上海吸引年轻一代流量、活跃城市氛围、创新文化类型、实现城市更新的一种特殊方式。目前北京、深圳、广州、杭州、成都等国内城市都已瞄准了这一产业赛道,作为城市二次元“浓度”最高、氛围最热的上海,应顺势而为和因势利导,将二次元产业打造为地理标识型、原产地型、具备产业和社会号召力的城市品牌。
他认为,在现有基础上保持优势,上海的二次元产业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首先,无论是二次元商业体改造更新,还是明星企业的探访线路,都还没有形成集群生态,现有空间资源之间缺乏贯通和整体设计。需要投入力量提升整体氛围,以公共空间和商业空间融合发展,赋能二次元互动空间,不断塑造所在区域的标识度。其次是在当前的不少活动中,仍有大量国外IP占据主导地位,而本土原创作品在影响力上尚有差距。上海有不少优质本地二次元企业,产品有上海原产地优势,但目前除了少数头部企业,原创产品“出圈”的影响还没有发挥出来,本地原创品牌矩阵亟待发力。
针对这些局限,王兴全提出了若干建议。他建议,提升二次元产业带和区域标识度的耦合效应。比如在漕河泾等二次元产业带,人民广场等谷子经济商业带,适度合理补充户外设计,体现区域性和线路性构想和规划。让企业空间之间和商业体之间的连接更为有机,形成整体产业生态和商业氛围,助力二次元成为区域文化标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此进一步带动区域的年轻态流量和社会关注度。
他还鼓励更多优质二次元企业与城区发展深度绑定。“近年来,哔哩哔哩、米哈游等一些头部二次元企业举办了深受年轻人欢迎的专属活动,还有一些企业开放了社会参观,构建有自己品牌烙印的社区,并形成了具有品牌效应的年度专属活动。考虑到上海优质二次元企业众多,可以让上海二次元活动矩阵、文化社区丰富起来,带动更具热度的城市氛围。”
此外,他还建议整合和推广由企业、活动、商业、文旅、氛围构成的五位一体的二次元品牌体系,同时因势利导,并发挥头部企业带动效应,加强行业自律和社会责任,在全球城市网络中展示独具上海魅力的、健康蓬勃的二次元城市品牌。
代表唐宁玉 让青年留学生成为上海文旅的宣传者
市人大代表、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唐宁玉
在促进青年文化消费上,市人大代表唐宁玉瞄准了青年留学生这样一个消费群体。
在唐宁玉看来,上海一直是外国留学生来华留学首选地之一,根据2024年的相关数据,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都吸引了超过6000多名的海外留学生来沪学习,这些留学生可以成为上海文化旅游的宣传者和促进者。“通过他们,一方面带动更多优秀海外学生来沪留学,另外一方面也带动海外青年朋辈群体来沪旅游,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在带动消费的同时增进国际间交流,让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更成为海外游客的首选地。”
她建议,可以开展更多的让留学生了解上海的活动,如留学生看上海、留学生city walk等,甚至出一些专辑,鼓励留学生通过自媒体等宣传上海。
与此同时,她还建议,在当前消费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开放更多文化旅游资源,以免费/限免方式吸引本市乃至全国游客,尤其是青年客群,激发消费热情,以免费旅游资源带动经济消费。“可以通过惠民性、福利性政策激发他们的旅游消费潜力,扩内需,促消费。具体做法可以采用资金补贴奖励等激励政策鼓励市场经营主体充分发挥供给对消费的引导作用,激发广大文旅企业加大文旅产品、场景、服务等创新力度,用创新和优质供给拉动新消费,促进消费增长。”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除署名外)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