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现场|以青年人需求为工作目标,市人大代表吴杰:吸引青年干事创业嘉定应有优势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施培琦/图、视频
“青年发展型城市第三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在市人大代表、嘉定区委副书记吴杰看来,“要加快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环境”既是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现代化新型城市的人才战略支撑。
“嘉定有11所高等级的科研院所,6所大专高校,嘉定一直是年轻人创业创新的重要源泉。围绕这些优势,嘉定在青年人才服务过程中,还要进一步为青年搭平台、做支撑、强服务、优管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开门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形成年轻人的希望之城。”吴杰说。
让科技人才从“实验室”走上产业发展“主战场”
作为一座“年轻人的向往之城”,截至2024年12月,嘉定在过去10年间实现了人口的快速增长,人口增长率高达 24.7%。新增人口超过36万,成为上海16个区中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嘉定区14~35岁青年常住人口总量64.08万人,占比 34.95%。吴杰首先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从这一数据角度上讲,嘉定如何打造青年发展型城市,是有它得天独厚的优势。”
当前,嘉定正在抢抓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机遇,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争当高质量发展标杆,加快打造“创新活力充沛、融合发展充分、人文魅力充足、人民生活充裕”的现代化新型城市。
吴杰认为,时代为嘉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也为青年建功立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一个就是要为青年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以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而事业恰恰是让青年人集聚的重要基础。”
“嘉定一直以来是教化之城,也是科技之城,11个高等级的院所,6所大专高校,各自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要平台,都在为青年发展创造很好的环境,而我们现在也在组织将全区实验室和国家实验室进行有效整合,进一步促进创新。”
据介绍,嘉定正注重强化资源统筹,通过聚力在地高校、科研院所,搭建好青年的平台,形成青年人才的集聚效应。通过搭建平台,促进青年人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和创业激情。而为打造全周期、立体化的创新激励机制,嘉定区正在依托院地合作未来产业颠覆性技术大赛等活动平台,为高校院所和企业打通对接渠道,促进“揭榜挂帅”合作,鼓励科技人才从“实验室”走上产业发展“主战场”,通过政策机制支持,形成“成果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赢”的协作关系,并发挥青年引领作用,让青年在网格服务中成长,在实践锻炼中成才。
“通过政策,我们鼓励三大先导产业在嘉定落地,尤其嘉定是汽车之城,还能围绕着汽车产业文化,先进产业技术,为年轻人的进一步积聚创造良好条件。”吴杰说。
为青年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从最小颗粒度出发,考虑到每一个细节,为青年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切实解决青年实际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服务青年“就业”“安居”等问题,吴杰认为,想青年之所想,打包式提供服务,同样会让青年感到舒心。
一方面,嘉定实施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制度,通过构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绩、贡献为标准的人才评价体系,科学评价、正向激励,吸引集聚高层次人才来嘉定创新创业。另一方面,正强化人才安居保障,助力解决青年人才安居问题。其中,既有优秀人才租房补贴政策,也有整合“有‘嘉’客栈”资源,上线“青年驿站”,从而解决来沪求职就业青年过渡性住房需求。
就在两个月前,上海市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全体成员单位会议暨上海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上,上海“青年驿站”平台正式上线,在全市首批设置70多个“青年驿站”点位,其中,嘉定区的点位就有20个,数量位居全市首位。
“我们还将进一步系统谋划青年发展体系,将‘积极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纳入区委深改委2025年重点改革创新事项,写入区委全面深化改革相关文件,持续推进服务青年创新、就业、安居、健康、婚恋‘五大计划’,跟踪落实24项具体任务举措和创新空间营造、就业能力提升等十大重点工作项目。”
吴杰强调,要吸引青年,区域的资源整合,系统集成,并以青年人的需求为工作目标,始终是要坚持的,也因此,嘉定区将进一步推动各成员单位出台更多普惠性、促进青年发展的社会政策,营造有利于青年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施培琦/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