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现场|市人大代表张贤:闵行像把金钥匙,邀请青年用它打开人生之门
2025-01-17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 施培琦/图、视频

从1986年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落户闵行,到如今已有1.1万余家外资企业、112家世界500强外资企业在闵行投资设厂、71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00家外资研发中心扎根闵行。闵行是当之无愧的外资企业集聚区。

外企云集带来的是庞大的从业者,其中不少就是青年群体。

市人大代表、闵行区副区长张贤在今年的上海两会召开期间,在接受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专访时表示,“我们始终认为区域的高质量发展与青年的高质量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这座城和城里的青年其实是互促互进的关系。”

产业聚集,“含青量”很高,科技浓度也很高

在张贤看来,闵行是一座名副其实的青年之城。目前,区域的青年人数占了全区总人口的约三分之一。所以,青年群体是闵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底色之一。

“如何吸引和凝聚好青年群体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据张贤介绍,这些年,闵行从多个方面做了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建设的努力。首先是通过产业筑巢引凤,希望青年在此就业创业。这些年,闵行贯彻“产业为要”“科技为纲”的理念,产业门类相对齐全,从早年的“四大金刚”“五朵金花”到现阶段的国之重器——航天、航空、船舶、电器等产业都纷纷扎根在闵行。也因此,闵行的各类市场主体也比较活跃多元,为青年朋友们搭建了很多干事创业的舞台。

2015年“零号湾”在紧邻上海交通大学的西北角启动建设,经过不断发展,最初的“零号湾”实现“从0到1”的跨越,连同闵行区“环上海交大、华东师大”核心区域约17平方公里拓展为“大零号湾”。张贤介绍说,以大零号湾为例,其目前涉及的上海交大和华东师大这两所高校的在校师生达到了10万余人,集聚了40多家国家级的科研平台,近500家各级研发机构。“可以说,闵行的‘含青量’很高,科技浓度也很高。”

秉持以人才为本,尤其是以青年人才为本的态度

“闵行的区域经济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也始终秉持以人才为本,尤其是以青年人才为本的态度。”张贤介绍说,为了服务好区内青年群体,闵行在教育、医疗、创造活力场景等诸多方面做了很多努力。

她介绍说,以教育为例,闵行这些年来在义务教育阶段提倡优质均衡,目前区域内的基础教育学校已经达到了300多所。可以说,闵行一直在打造家门口的好学校。学校的总量达到了全市第二。闵行已经从“教育大区”迈进了“教育强区”的行列。

再说医疗,目前闵行的公立医疗机构数量达到了30多家,医疗资源相对集聚。这些年,闵行布局了8所三甲医院,在全市率先做到社区医院在街镇全覆盖。将优质的医疗资源送到青年身边。

持续打造青年活力场景,将推出更多元的文体活动

在张贤看来,在如何持续打造青年活力场景的过程中,闵行也推陈出新,吸引青年纷至沓来。

这些年,闵行始终注重文化软实力的营造,闵行博物馆近些年来很出圈。2024年,闵行区博物馆“相遇海昏侯——西汉刘贺墓精品文物展”“大汉未央——汉代王室精品文物展”等大展陆续出圈,受到了许多年轻观众甚至专业观众的青睐。大家惊叹不已:原来小而美,也可以专而精。

“接下来,我们将打造更多丰富多彩、活力满满的面向年轻人的场景。”张贤介绍说,目前年轻朋友喜爱的户外活动相较以前更多元化也更丰富了。闵行将利用区域的自然禀赋进一步做多方探索,比如推出水上运动系列。2024年,闵行尝试推出了皮划艇、赛艇、桨板等年轻人热衷的水上运动项目。今年会加大这方面的推广力度,并持续开展文体旅融合发展。“此外,去年在闵行举行的2024ATP1000上海网球大师赛完整覆盖国庆黄金周。”

“总而言之,闵行像一把金钥匙,也欢迎更多的年轻朋友来闵行,用这把金钥匙打开更好的人生之门。”张贤向有志于在闵行工作生活的年轻人发出了邀约。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 施培琦/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