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开放内容加码,上音提升公共美育能级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1月19日,为期三天的“因乐而美”首届上海音乐学院美育教育展演季全国总展演(冬季)在上音歌剧院举行了颁奖音乐会后圆满落幕。相较于去年暑期举办的夏季总展演,此次总展演不仅报名人数、展演人数、专家人数大幅增加,在音乐爱好者、学习者及老师、家长心目中,它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也在继续走强。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表示:“总展演是上音‘高质量校园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上音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落实校园开放、提升校园开放能级的成果之一。”
※ 持续攀升的影响力 ※
2024年8月举行的夏季总展演,各方普遍反应体验感好、获得感强,这样的良好反馈,也让上音的展演品牌影响力持续攀升——至12月冬季的总展演启动时,全国各地初选的报名者近万人,最终千余人脱颖而出,获得了上海总展演的入场券。
“原本考虑到省份‘轮换’,夏季总展演我们在部分省市组织开展,社会反馈非常热烈,使得冬季总展演报名极度踊跃,各省市的参与热情高涨,甚至在报名截止后还不断有人来‘磨’,希望增加名额。”上音社教学院院长刘旺介绍,此次展演主办方经过前期多次调研和科学部署,最终决定将范围扩大到了包括江浙沪皖和广东、黑龙江、云南、河南、山东等地区在内的9省市。
上音版的总展演,一直坚持遴选制。此次的冬季总展演,先由各地区在2024年10月-12月期间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初选,获得金银奖的选手获赴沪资格,进入上音这个音乐爱好者心中的殿堂。这样的方式,保证了每一位入围者都能高质量的参加相关活动,参与内容丰富的讲座、工作坊,开拓学习思路和眼界。
12岁的史栢栾来自黑龙江哈尔滨,学习的是不算太大众的乐器——电子管风琴(俗称双排键)。夏季展演时,他就想报名,不过彼时征集未到黑龙江。在得知黑龙江进入冬季展演征集范围后,他第一时间就报了名,“因为觉得弹奏双排键很帅,我已经学了四五年了,弹得还可以。不过,双排键这种乐器是‘一个人的狂欢’,平时展示和交流机会不多,通过选拔后,很想来上音这样的全国展示交流一下,为此,我准备了四个多月吧,每天都练琴。”
同样早早就报名的杭州女孩鲍恩洁已是高中生。她住在自己的舅婆家,系统学习竖琴——后者因为将儿子培养进了国内另一所著名的音乐大学并留校任教,受到了鲍恩洁家人的高度认可。鲍恩洁舅婆说:“她竖琴学得很好,也是准备走专业路的,我们暑假知道了就打算报名,这次终于来了。为这次的展演,我们准备了半年,每天都练五六个小时。”
※ 双向奔赴的凝聚力 ※
此次的冬季总展演由于各方的重视程度,不仅报名人数激增,覆盖范围也变得更广。“从年龄结构上,夏季展演时青年组占比不高,但这次人数大幅增加,展演受到了大学生爱乐群体的认可;此外,低音提琴、双排键、唢呐、葫芦丝等相对小众专业,甚至新疆的少数民族乐器热瓦普,都有不少人来报名展演;组委会表示,参与者和上音的双向重视,提升了上音美育教育总展演的平台凝聚力。
家长和琴童们重视在上音这个平台的展示机会。众所周知,竖琴因为贵重以及运输不便,竖琴演奏员甚至都不愿意接商演。但鲍恩洁为了能够真实展现自己的学习水平,家人不辞辛苦,特意将家中一台数十万的竖琴运到了上音。“上音这样高水准的展示平台,对孩子学习的动力、目标都很有积极作用,对她的成长来说是必须的,能够让她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不然她没有一个练习的目标。”鲍恩洁的舅婆说,孩子每天练习五六个小时,练得很苦,但只有经过上音平台的检验,才能练得有所值。
上音重视外界期待,派出了强大的专家团队阵容。此次参与评委和讲座、工作坊的上音名师多达60余人,在声乐、钢琴、管弦乐等几个组别中,声歌系副主任黄萱、钢琴系副主任孙颖迪、管弦系副主任何也墨分别坐镇,此外,上音附中钢琴教授杨韵琳、2024年全市28名“教学能手”之一的上音声乐歌剧系副教授陈京蔚等名师,也都纷纷上阵。这些名师在业界的名望和实力,在音乐教育界都堪称“明星级”人物,这样的含金量受到了参与者的高度认可。
总展演重视评奖的权威性,推动章程制度完善成熟。这个展演平台最受称道的一点,是“不设金银铜奖比例”,完全是据实打分,“一点也不水!”这是很多参与者给上音美育教育总展演的朴素评价。
双方的重视,让参与者都收获满满。除了技术上的指导,史栢栾还收获了上音专家的专业建议,“老师让我回去要多练一些慢节奏的曲子,多一些对曲目的掌控,因为之前我都是更喜欢练快节奏的曲子”。专家意见更有权威性,家长们说孩子们都“听得进”。
※ 百年使命的感召力 ※
新年伊始,上音大动作不断:东方乐器博物馆大展上新、蔡元培美育大讲堂名家登台、音乐城堡拓展开放区域……加上此次的上音美育教育全国总展演举办,上音践行百年前写入办学愿景中“培植国民美与和的神志及其艺术”的办学使命,已经形成了越来越丰富的“生态圈”。上音副院长陈云表示,学校贯彻中央和上海决策部署,从“美育浸润”的角度于2024年创办了针对全国的总展演,“就是要让我们服务社会的‘高质量校园开放’有更深层次的开放,除了包括历史保护建筑在内的校园参观之外,我们还有更多教育资源、人文内容的开放,像总展演除了展示,我们安排这么多讲座和工作坊,就是为了让这些喜欢音乐的孩子,一方面能接受专业指导,一方面能保持对音乐的热爱。”
服务社会的精神,已经写入了每一位上音人的血液。冬季展演的志愿者团队更是全部来自上音在校师生,组成了包括60位老师、30名学生的专业志愿者团队阵容。专业、细致的高水准展演和高水平学校,也让很多音乐爱好者的“上音梦”更加坚定。阿卜杜热依穆·阿卜杜艾尼是在山东威海从事钢琴和热瓦普教学的基层音乐老师,2022年毕业于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专业的他说,早在夏季展演时他就想带学生艾尔罕·吾布力牙生来上音参加展演。热瓦普是阿凡提这个家喻户晓的角色喜欢的乐器,不少人在各种影视作品和动画片中见过,但对学乐器的孩子来说,它仍是一门小众的少数民族乐器。阿卜杜热依穆自己也是从小练习的这门乐器,“我的学生艾尔罕今年7岁,跟我学热瓦普1年多了,这个乐器专门的比赛和展示机会太少了,而上音的民乐老师水平很高,我就带他来展示、交流一下”。有意思的是,艾尔罕展示过程中他也亲自上阵担任钢琴伴奏,来了一段即兴演奏,他不好意思地说自己其实也有点“私心”:“我特别喜欢上海音乐学院,但自己没考上,没有机会在上音学习,这次就趁这个机会和他一来学习、感受下。”
在上音的3天展演中,学习音乐的青少年备战、演出之余,也积极预约校园参观,而阿卜杜热依穆、鲍恩洁的舅婆等陪孩子们来的老师家长门,同样热情参与。“上音享誉海内外,谁都想来,哪怕只是过来游览一下逛一逛,都感觉能够吸取到音乐的精气神。”鲍恩洁的舅婆说。
随着上音“高质量校园开放”的人文内容越来越丰富,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上音美育教育展演季全国总展演未来也将联动更多的学校资源,构筑一个具有强烈感召力的社会服务平台,助力社会大美育建设。正如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所说:“上音不仅是音乐家的摇篮,也是爱乐者的摇篮。”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