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式带娃”很对胃口,浦东新区小学生爱心寒托班内容质量双提升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文 吴恺/图、视频
1月20日一大早,来自福山花园外国语小学二年级郭子铭小同学已经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拖着外婆赶紧来到洋泾路街道的寒托班点位报到。1月20日开始,寒假正式开始,浦东新区小学生爱心寒托班正式拉开帷幕,在洋泾路街道办班点上海大学附属浦东实验小学,在曹路镇、唐镇各办班点,丰富有趣的爱国主义教育、年俗窗花剪纸手作、年夜饭彩泥拼制、中国结编制活动让孩子们的寒假生活充满了童趣和年味儿。
开班当天,浦东新区小学生爱心寒托班各办班点开展了《爱党爱国 自立自强 奋发向上——2025年上海市小学生爱心寒托班开班第一课》。团市委挂职副书记唐志宇、市教委德育处处长朱敏、团市委学校工作部部长任浡调研洋泾街道上海大学附属浦东实验小学办班点,观摩小学生开班活动,与班主任、志愿者交流,查看寒托班办班情况。团区委书记赵辉茂、区教育总督学丁黎忠、洋泾街道党工委书记康向清等领导共同参与调研。
// 花式带娃,内容、质量、安全一个都不能少 //
在上海大学附属浦东实验小学办班点,郭子铭小同学的外婆赵女士告诉记者: “这次已经是我们家第三次抢到寒暑托班的名额,每次都是一家人集体拼手速。能来这里参加活动,不但解决了孩子的假期安排,也能学到更多课外知识,让寒假过得更有意义。”
而作为寒托班的志愿者,来自上海师范大学的05后范雨琪更是兴奋不已,一早她参与了小学生们的晨检入校,未来几天她还将进入班级,带孩子一起参加多彩有趣的活动安排。“我是学前师范专业的,能在寒托班的活动中更早地与孩子们打成一片,了解他们的成长发展与个性需求,对我也是一种锻炼,是再合适不过的社会实践了。”
洋泾街道团工委负责人、该点位指导员向晨奕介绍道,在上海大学附属浦东实验小学办班点,共开办了2个爱心寒托班,每班服务小学生40人。过程中,秉持“五育并举”理念,一是以健全机制夯实“组织关”。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配齐配强工作力量,指导、监督、协调、支持寒托班安全有序运行。利用区域化团建资源招募班主任2人、青年志愿者20人。二是以精细管理筑牢“安全关”。联合洋泾市场监督管理所、派出所、卫生中心等单位,聚焦办班区域,深入开展安全隐患专项排查,筑牢安全防线。统筹协调门岗接送、学生用餐、医疗保障等事宜,为孩子们营造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三是以优质资源打通“活动关”。充分挖掘洋泾优势资源,配送“向海图强”航运特色活动以及魔法收纳等多元活动,助力学生全方位成长。
// 双向加油站,学生们大手牵小手 //
记者还了解到,在曹路镇,包括曹路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曹路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康平居民区党群服务站,共开设了3个办班点,每个办班点设1个班,每班服务小学生35人。
曹路镇坚持大手牵小手,让寒托班成为小学生和大学生共同的“加油站”。在办班点选址上,按照就近就便原则,方便青年家长就近选择。为加强办班点安全管理,除了班主任、志愿者、安保力量以外,还增设兼职班主任,由办班点所在街区的党组织书记担任。同时,在上下学时间段,协调属地联勤联动站工作力量,安排团干部值守,配合属地派出所共同完成“护校”工作。
而在活动配送方面,“花式带娃法”也很对小学生和家长的“胃口”。在市、区配送公益活动基础上,一方面依托辖区内党建联建、团建联建等资源,开设红色教育、传统文化、科技创新、艺术鉴赏、中医知识等活动,另一方面挖掘街区商户、社区达人等群体共同参与,为社区治理赋能添彩。比如,引入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的特色活动,将金融知识转化成一个个小朋友听得懂、能理解的小故事、小游戏,寓教于乐培养“小小金融家”,深受家长和青少年的青睐。
作为双向加油站,曹路镇还将寒托班打造成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增强社会责任感、彰显青春担当的重要平台。发挥“一镇三校”资源优势,与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杉达学院合作,一方面,招募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加入志愿者队伍,部分少数民族志愿者与青少年共同学习民族文化知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另一方面,积极链接学生志愿团队参与配送公益活动,让大学生的个人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在社会实践中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学问、有才干的实干家。
// 提质增效,让民心工程更具温度 //
据悉,自2014年起,在市级统一部署下,团浦东区委、区教育局联合相关单位开办小学生爱心暑托班。2024年,首次开办爱心寒托班,将爱心托管从暑假延伸至寒假,实现假期爱心托管全时段覆盖。至今已累计办班544个,服务小学生4.5万余人,参与青年志愿者1万余人。该项目已连续12年列为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同时为2023-2025年市民心工程,也是区民生实事项目。
今年1月20日至2月11日,团浦东区委联合相关单位持续开办小学生爱心寒托班,开设60个办班点,占全市273个办班点的22%,服务小学生近2300人,招募志愿者700余人,切实缓解小学生假期“看护难”问题。
今年,办班数量从42个增加到60个,比去年提高43%,进一步满足社区居民、新兴领域青年等群众需求;拓展阵地资源,除在学校办班外,延伸至社区、街区、园区、青年中心等开设办班点,方便小学生就近入托。
而线上报名方式也更加贴心。实现“一网通办”平台三端齐上线,家长可通过“随申办市民云”APP、支付宝以及微信“随申办”小程序进行报名,提升服务体验。创新全流程线上报名,新增“线上缴费”“取消报名”“候补排队”三大功能,满足家长取消、换班等需求,持续推动数字化转型。
同时,加强全过程指导,严格落实安全制度上墙、带班人员培训、“一点一册”、应急预案等标准化管理模式,筑牢安全防线。由团区委书记班子带队,联合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以“飞行检+云检查”模式进行全覆盖、全时段检查。实现供餐“白名单”,提升餐食质量;而在活动安排上进一步整合区级各类资源,以“中央厨房”模式,秉持“五育并举”理念,从小学生身心特点出发,为办班点配送红色教育、文化传承、科技创新、体育锻炼等活动1500余场,活动数量较去年提升40%,为孩子们带去一个快乐、充实、有趣的寒假时光。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文 吴恺/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