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加快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确保全年新增就业60万人
2025-01-24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明玉君

昨日,2025年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召开,总结回顾了2024年工作情况,全面部署2025年任务。

据了解,过去一年,上海全面推进“乐业上海优+”行动,建成“15分钟就业服务圈”“家门口”就业服务站355个,零工市场建设取得新成效。全市新增就业人数62.2万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帮扶就业率达94.44%,居全国前列;全年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4.2%,低于全国0.9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调整发布急需紧缺职业工种、新技能培训项目“两张目录”,实施重点产业领域技能人才培养新政。全年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87.14万人次,新增培养高级工及以上技能人才6万人。搭建人力资源供需服务平台,全市规上人力资源服务业营收增速达8.7%。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在全国率先发布数字技术专业职称评价标准、2.0版境外职业资格证书认可清单。

此外,加快数字人社建设,推进人社部17项“揭榜领题”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和市本级138项“一网通办”事项对接。

2025年,上海将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加快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推动就业与产业等政策协同发力,丰富完善政策工具箱。聚焦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因地制宜拓岗位、搭平台、送政策,做细“1131”实名服务,做好“一人一策”就业帮扶。同时,推进生育友好岗就业模式试点,落实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兜底帮扶。此外,优化就业服务,充分发挥国家公共就业服务区域中心(上海)作用,深化“乐业上海优+”行动,高质量建成500个“15分钟就业服务圈”站点,打造更多优质零工市场,完善“失业帮扶一件事”。用心用情做好“稳岗留工”工作,落实重点企业服务专员制度。确保全年新增就业60万人。

值得一提的是,本市还将深入实施“技能照亮前程”职业技能培训专项行动,推进技能培训制度改革、政策创新、服务提升。加强对新技术、新业态、新需求的跟踪和前瞻性研判,更好发挥市场需求对技能培训的导向作用,健全急需紧缺职业(工种)和新技能培训项目“两张目录”的更新机制。完善梯度化的补贴政策体系,加强对重点领域和高等级技能人才的支持力度,全年新增培养高技能人才5万人,“十四五”期间新增培养高技能人才20万人。以第48届世赛筹办为契机,优化对技能人才的服务保障,加强技能人才收入分配指引,营造技能成才的良好社会氛围。

此外,强化人力资源领域政策供给,完善服务包制度,加强市区两级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优化特殊人才评价推荐机制,完善境外职业资格证书认可清单。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明玉君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