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诞生地”遇见“新春红”,申城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奉上节日 “文化大餐”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向国旗——敬礼!”今天是农历新年的大年初一,一早,中共一大纪念馆一大广场举行新年的第一场升旗仪式。嘹亮的国歌声中,专程赶来的市民群众自发站立,目视着国旗冉冉升起,迎风招展。这个新春佳节,中共一大纪念馆将延续传统照常开放,并开展前程“巳”锦,活力“蛇”足——中共一大纪念馆2025年春节迎新春系列活动,欢迎观众们来党的诞生地汲取奋进力量。
开馆后,中共一大纪念馆馆长薛峰为首位入馆观众送上蛇年首“福”剪纸作品,传递福运与新春祝福,开启红运新年。“过去一年,中共一大纪念馆创下建馆70余年来参观人次新高。”薛峰介绍,作为上海红色地标之一,中共一大纪念馆2024年共计接待近312万观众。“在春节这个传统节日期间,大家来到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将浓厚的节日氛围与对党的深厚情感相融合,让这份记忆深深镌刻在每个人的心中,并共同踏上新一年的奋斗征程。”
“一大红”与“新春红”正交相辉映。今年是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中国年,中共一大纪念馆将红色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观众们除在大年初一见证蛇年新春第一场升旗仪式外,还可以在纪念馆前厅赏二胡、古筝、琵琶等民乐演奏、参与互动问答体验福字拓印等。感受传统乐器交织出红色文化与春节氛围交融的旋律。“库宝”和“德妹”这两个可爱的一大吉祥物与观众互动合影,为小朋友们发放新春纪念票,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亲和力,吸引更多家庭观众参与到活动中来,营造轻松愉快的节日氛围,让红色文化以更加生动活泼的形式走进大众视野。
在周公馆,馆方也准备了舞狮表演、书法家现场写“福”、猜灯谜、剪窗花、做中国结等丰富活动,整个春节假期每天都有不同惊喜等待观众们前来打卡体验。希望让观众在欢乐的新春氛围中铭记历史,感受革命精神的力量,使红色基因在新时代传承延续,也为传统佳节增添别样的文化魅力与深刻内涵。
上二年级的孙彦期同学在大年初一这天在中共一大纪念馆亲手剪出了属于自己的红色记忆,也因此收到最特别的新年礼物。当日,非遗大师现场展示剪纸技艺,带来含红色元素的年味作品,参与观众可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将这份特别的祝福带回家。
另据介绍,为进一步丰富节日期间群众文化生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市委宣传部指导下,“红途”平台联合上海市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推出“百馆纳百福 瑞蛇贺新春”主题活动,发布百余场新春特色活动和主题展览,为广大市民游客奉上丰富精彩的节日“文化大餐”。
全市各级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围绕非遗传承与红色文化,精心策划推出了数百场各类主题活动。市委宣传部从中遴选出一批精品活动,形成“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春节活动菜单”,分布全市16个区的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新春活动资源汇聚于统一入口,集中发布,为市民游客参与体验提供便捷指南。这些活动主题鲜明、形式丰富、参与广泛,包括非遗技艺体验、戏剧歌舞、民俗体验、主题展览、亲子研学等。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