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首个、首张、首家!长宁营商环境跑出蛇年“开门红”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嘉音
对于每天靠咖啡“续命”的打工人来说,一杯“瑞幸”可能是开启忙碌早晨的标配。但你可能不知道,在这杯咖啡背后,藏着1000多家门店、1000多次电子签名和“摇头眨眼”的办证人的故事。
作为落实营商环境8.0行动方案的重要举措,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宣布推出10项市场准入登记便利化措施,涵盖企业登记注册、变更、注销等全生命周期,通过数字化手段和服务模式创新,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长宁区市场监管局积极行动,以更优营商环境助力蛇年“开门红”。
// 连锁总部赋能级,批量签署增效能 //
1家门店的登记需要负责人进行1次电子签名,1000多家也就是1000多次,意味着在电子签名上,系统相关负责人要摇摇头、眨眨眼1000多次。如何高效管理千家门店的营业执照变更?幸运的是,这个让办证人头疼的问题,在新年迎来了转机。
瑞幸咖啡总部位于上海长宁区,已在全市开设了1000多家直营门店。作为咖啡行业的领军企业,瑞幸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规模化经营带来的管理挑战。特别是在涉及所有门店营业执照统一变更时,传统办理方式效率低下:每家门店的变更都需要负责人完成一次电子签名,1000多家门店就意味着重复1000多次认证操作,耗时耗力。
针对这一痛点,长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动作为,推出创新性的“批量签署”服务。该政策允许连锁企业总部为其分支机构统一办理营业执照相关手续,无论是批量变更还是新店开业,都能实现高效办理。
作为首批受益企业,瑞幸咖啡在新年伊始就体验到了这项改革带来的便利,不仅大大提升了行政效率,更为企业未来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这项创新举措既体现了政府部门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也为连锁企业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 五星永居注首“照”,高能项目增转化 //
一家特别的外资企业最近落地长宁,它的特殊在于是以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作为股东身份证明注册登记。这张营业执照也是长宁区市场局核发全市首“照”。
在国家层面新版永居证“五星卡”正式启用后,如何发挥长宁区外资底蕴深厚、外籍人口集聚的区域优势,是区市场局一直思考谋划的。而以新版永居证注册登记外资企业这项工作的落地,正是对大虹桥原有制度的延续和加码,更是对外资准入环境的优化和提升。
得益于此前的宣传推广,一名外籍高层次人才在寻求用永居证注册企业时优先考虑长宁区。长宁区市场局在收到网上注册申请后,结合企业注册信息迅速启动信息核实和专人服务制度,配备市场监管服务官对接协调,在企业提交全部申请材料当天上午沟通市市场局实现了当场审批当场发照,全市首张“五星卡”永居证注册外资企业营业执照顺利核发。
此次扩大执照登记环节的证件范围,为持永居证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在长宁创业提供更为便捷的准入渠道,也为长宁吸引更高质量的外资企业提供政策保障。
// 迁移登记一件事,一键办理增便捷 //
企业跨区迁移代表的是区域投资引力,也代表着企业流动的便利度。以往企业跨区迁移,营业执照完成迁移登记后,还要办理税务、公积金、人社等方面的注册登记。一次跨区迁移的背后是企业的多次跑动。市市场监管局牵头的高效办成一件事——迁移登记“一件事”的上线,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将市场监管、税务、人社、公积金管理部门办理事项集成整合,实现企业“一次提交”“一端受理”。在区市场局的鼓励推广下,楷图(上海)商贸有限公司成为全市首家通过迁移登记“一件事”办理跨区迁入登记的企业。通过迁移一件事,这家由国内外医生团队组成的医疗器械贸易公司成功实现执照、税务同步迁移至长宁区。
聚焦登记的便利度、企业的感受度,区市场监管局持续加码政策“给力”,与企业“努力”双向奔赴,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为长宁区厚植营商环境热土积极增添市场监管能量。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嘉音
编辑:李宇婷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