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虹口:点燃青年创新激情,助力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
2025-02-11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

在虹口区的东长治路上,有一幢造型非常独特的历史建筑,远看像一艘巨轮,俯瞰像一架展开双翼的飞机,它就是建成于1934年的雷士德工学院。如今,上海创新创意设计研究院就坐落其中,传承锐意进取的精神基因,创建青年创新的“新生力场”。

几年前,张婕完成海外求学生涯后奔赴上海,如今,她不仅是上海创新创意设计研究院总监,也是一名上海市青少年创新实验室的主理人。她表示,如今的青年创新,不仅需要一个孕育希望的活力氛围、增强信心的知识技能、催化合作的创业社群,还需要实现落地的孵化体系和稳定可靠的保障措施,“发挥在国际人才、前沿研发、完整创新链等方面的优势,我们从创新链、年轻力、生态圈、能量场各个维度,助力年轻人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并最终成就于创新。”

据介绍,“设计寰宇”生态平台于2021年启航,它犹如一座桥梁,连接起政府、市场、社会等多方资源,将科技、创意和商业的各个领域紧密串联。每年300多场丰富多彩的平台活动,如年度创意营、论坛、路演、工作坊等,如同一场场知识与灵感的盛宴。在这里,青年创新者们的思想相互碰撞,经验得以交流共享,共同在创新的道路上成长进步,激发创新创意的灵感火花,从而推动创新链的不断完善与延伸,为青年创新成果从构思走向现实奠定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上海创新创意设计研究院积极与罗克韦尔、阿普塔、明阳、公牛等世界500强和中外上市企业携手合作,建立起近20个产业创新联合体。在这个创新生态圈中,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创新人才,其中不乏世界顶级AICG平台的中国负责人、全球排名前列AI开源软件的创始人以及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和迪士尼研究院的高级研究员等精英。这些企业为青年创业提供了真实的需求和广阔的应用场景,让青年们的创新成果有了落地生根的土壤。同时,企业的行业指导和丰富的产业资源,如同导航灯与助推器,引领着青年创客们逐步成长为推动科技创新潮流的中坚力量,促进了创新生态圈的繁荣发展,形成了企业与青年创新人才相互促进、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2023年,上海创新创意设计研究院的DIIS实践工坊成立,联合中国最早的创客空间新车间、柴火空间以及国际创客网络Fablab,持续举办40余场科创赋能活动,为2000多位青年创客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软硬件设施、活跃的交流社群和宝贵的共创机遇。实践工坊成功入选上海市第二批青少年创新实验室名单,在团市委和虹口团区委的悉心指导与大力赋能下,创新力量不断壮大。通过团区委“公益100”群团项目,将创新的种子播撒到周边青少年心中,营造出城市中浓郁的创新文化氛围;在上海青少年创新学院虹口分院,教授开源硬件赋能的科技与艺术融合课程,超前培养自主性综合创新人才;在猎户座人才公寓・辛垦书局青年中心开设《AI创新创作课堂》,将前沿的新质生产力带到青年人才身边。这些举措全方位地提升了青年群体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为青年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而D.Transformer孵化器的诞生,则为青年创新创业成果的能级跃迁提供了强大动力。它联合Kickstarter等国际顶级初创加速平台,以人工智能为底层技术范式,聚焦绿色低碳、大健康、智能制造等热门领域。在这里,青年创新创业成果犹如被注入了加速剂,在孵化器的精心培育下,20多个初创团队如雨后春笋般设立,青年创新成果不断萌芽、茁壮成长,为青年在创新领域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区域创新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记者了解到,目前,虹口区正全力推动青年发展型城市“三四六”试点工作体系建设,重点打造一批创新实验室场景,3家市级、8家区级创新实验室覆盖科创、文创、社创三大领域,为培育青年创新人才提供阵地保障。虹口区创新实验室积极联动上海市青少年创新学院虹口分院,推出多门自研工作坊课程,其中《AI创新创作课堂》获评上海市“我最喜爱的十大夜校课程”提名。

下一步,虹口团区委将持续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发挥创新实验室阵地辐射功能,将更多优质创新资源送到青年身边,努力营造起活泼向上的创新氛围,为虹口高质量发展积蓄蓬勃动能。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

编辑:李宇婷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