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今年将着力打造“投资上海”金字招牌
2025-02-19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

着力打造“投资上海”金字招牌,上海今年将推进招商服务一体化,促进外资总部机构能级提升,支持外资企业转型。这是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从今天举行的2025年上海商务情况通报会上获悉的。

■ 本市去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4.8%

市委常委、副市长华源出席会议并讲话。据介绍,2024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5%,城市经济规模进入了5万亿元以上新阶段,在全球中心城市中排名前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4.8%。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9万亿元,保持全国城市首位。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分别新认定60家、30家,累计分别达到1016家、591家。

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4%左右,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到1.8万亿元人民币。

持牌金融机构增加到1782家,各类金融要素市场达到15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海区域中心落地,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达到3650万亿元、增长8.2%,排在世界城市前列。

上海口岸贸易总额达到11.07万亿元、增长3.9%,继续保持全球口岸贸易城市首位。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5150.6万标准箱,成为全球首个年吞吐量超过5000万标准箱的世界大港,连续15年排名世界第一。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4.4%左右,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57.9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5万家,在全球“最佳科技集群”排名中位列第五。

浦东引领区加快打造,全国首家外国仲裁机构业务机构落地,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等重大平台挂牌成立。自贸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80条”基本完成,离岸贸易印花税免征等政策落地实施,互联网数据中心等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开放试点正式启动,跨境资金结算、外籍人才服务等一批制度创新成果复制推广。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8万元、增长4.2%。城镇新增就业62.2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13%。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8.5%、提高0.8个百分点。

■ 今年着力优化提升对外开放平台能级

上海2024年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新突破。制度型开放迈出更大步伐,全方位对标CPTPP、DEPA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基本完成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80条”,在跨境贸易、金融服务、要素流动等领域形成一批首创案例;同时还打造了全国首个外商投资企业标准化协作平台,支持境外利益相关方依法平等参与标准制修订工作。

全国首个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加快建设,取得跨境电子发票互操作等10项制度创新成果,建设国际智库联盟、合作研修中心、门户网站等国际化交流平台。高水平建设上海DEPA合作区,推出电子提单、电子口岸等5个领域高能级国际合作项目。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总体方案获批实施、功能性项目开工建设,运营体制机制和海关监管办法等制度框架基本形成。第七届进博会成功举办,297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展、创历届之最。

2024年全市货物进出口4.27万亿元,连续9年正增长,规模再创历史新高。服务进出口增长21%,规模创历史新高并保持全国各省市首位。外贸结构持续优化,外贸新业态加快成势,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创新发展,会展经济加快发展,外贸营商环境稳步提升,利用外资结构实现新提升。建立完善重点外资项目专班和专员服务机制,更大力度促进外资稳存量、扩增量。招商引资力度持续加大,外资政策供给扩容,外企服务持续加强。

2025年是实施“十四五”收官之年。在城市经济进入5万亿元新阶段后,上海商务经济基础更加雄厚,辐射带动能力更强,韧性也更大。

市商务委主任朱民表示,上海商务领域将以加快国际贸易中心提质升级为主线,高质量完成“十四五”商务经济目标任务。着力激发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活力潜能,优化消费政策环境,提升消费供给,创新消费场景。着力推动国际贸易中心提质升级,大力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发展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着力优化提升对外开放平台能级,提升开放载体建设能级,深化制度型开放,推动中外企业合作出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