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履职故事|全国人大代表李丰:建议延长特殊工种证书有效期
全国人大代表李丰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资料图
向着春天的勃勃生机,全国两会的脚步越来越近。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熊猫机械(集团)有限公司采购经理李丰正快马加鞭打磨自己即将提出的建议。作为一名连任的全国人大代表,他始终牢记“进城务工人员代表”的身份,坚持为进城务工人员等劳动群体发声。“我希望自己一如既往地带着发现的眼睛,找准共性问题,为基层期盼发声,真真正正为推进大家期盼的美好生活履职尽责。”李丰说。
问题在改变解决在推进就是进步
李丰是从浙江农村到上海打工的一名进城务工人员,一直扎根在企业一线。他曾荣获上海市年度农民工先进个人。在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关注的也都是基层群众的身边事。
回忆7年前第一次当上人大代表,那会儿,他内心不免慌张忐忑,在很多问题上并不敢直言。渐渐地,放开拘谨,通过认真学习代表履职的各种知识,积极参加各项履职活动,向老代表诚恳取经,他逐渐摸到了当好人大代表的门道儿。
无论是日常工作中的观察,还是两会期间的调研,李丰都注重从基层中发现问题,并通过与其他代表的交流,验证问题的普遍性和可行性。“要带着发现的眼睛,找到共性问题,但是光找到问题是不够的,更要有切实可行的建议办法提出路径。”李丰说。
作为一名履职多年的“老代表”,每当看到自己提出的建议受到关注、问题得到解决,成就感油然而生。这些年来,李丰提交了十多件建议,内容涉及困境儿童保障、灵活用工人员社会保障、老旧小区改造等诸多民生难点。去年,他还和市人大代表柴闪闪“联动履职”,就眼底黄斑变性这样一种严重威胁老年人视觉功能的眼底病的医疗保障建议。
“越是履职深入,调研更多更广,在和各方面部委的沟通倾听变多了之后,反过来,也会督促自己在形成建议和议案时更为理性、务实和科学。”李丰说,全国人大对代表的每一条建议都很重视,都会有所答复,即使建议尚不能完全采纳,相关部门也会详细解释原因,并告知当下的瓶颈和后续推进计划。这种反馈机制不仅让李丰备受鼓舞,更是对问题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让他在履职中愈加踏实。
“以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只要提出的问题在改变、在推进解决,就是社会在进步。”李丰说。
今年将聚焦延迟退休与工人权益
李丰今年的建议方向主要聚焦于延迟退休政策带来的影响,“随着延迟退休政策的逐步推进,如何优化具体制度设计、保障年长员工的权益,以及解决政策衔接中迫在眉睫的问题,成为我今年履职的核心关切。”
李丰已经初步准备了两条建议,分别是《关于渐进式延迟退休推进工作的建议》和《关于电工、焊工等特种作业工种延迟复证的建议》。在他看来,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不仅关系到工作安排,还涉及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如何保证监管与激励并重、提升延迟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险待遇,针对年纪较大的员工推广普惠性职业培训,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等至关重要,防止与政策初衷背离。
与此同时,李丰在调研中发现,特殊工种退休政策的衔接问题需要尽快统筹解决。如电工、焊工等特殊工种,根据现行规定,特殊工种的男性员工年满60周岁后,其职业资格证书失效,即使他们仍有工作能力,也无法继续持证上岗。这种制度性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也因此,李丰认为,对于延长特殊工种的证书有效期,有必要通过每年复审的方式,确保他们能够继续合法合规工作。
深知技术类人才的重要性,也看到了他们在新政策下可能面临的困境,李丰说,这其实也是源自自己在日常工作、履职调研中的观察与思考。在今年1月列席上海市两会时,他也与其他代表深入交流,发现这些问题具有普遍性,是许多基层工作者的担忧和呼声。李丰决定,要将这些基层期盼带上两会,为工人群体发声。
当前,社会各界对经济发展的期望值较高,尤其是近期民营企业座谈会的召开,为未来民营企业的广阔前景和更高质量发展注入信心和动能。作为人大代表,他也将全力以赴,带着饱满的精神,履职热情迎接两会,提出切合实际、亟待解决的建议,为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为国家的长远发展献计献策。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资料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