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骑手有了社保后,还有什么后顾之忧?
2025-02-20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

继京东宣布自3月1日起,将逐步为京东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为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之后,美团也宣布将为全国范围内的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预计今年二季度开始实施。

2月20日,饿了么表态:从2023年2月起,饿了么就与生态伙伴一起按计划在部分城市展开试点,为饿了么蓝骑士缴纳社保,接下来将持续加大对稳定骑手的专项补贴力度和范围。

那么外卖骑手有了社保后,还有啥后顾之忧?

  // 部分外卖骑手担心交了社保收入降低 //  

行业人士认为,随着外卖等行业稳定发展,目前,外卖骑手等新就业者中已经形成了相对清晰的“专业”和“兼职”的群体划分。不少骑手在积累了相关经验和技能后,已成为稳定从业者。为稳定就业者提供各类保障,不仅符合劳动者的真实利益,也有利于行业的长期发展,形成相对稳定、专业的配送员群体。

京东外卖自2月11日起正式启动“品质堂食餐饮商家”招募,此番为京东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也是“稳岗”之举。

开年以来,美团也是连续出台重磅举措加强新就业群体的保障,包括取消超时扣款、采取上线防疲劳机制等,并联合社会各方建设了1.6万个骑手社区,帮助骑手畅通配送路径。

饿了么方面则表示,过去一年,饿了么投入逾2亿元,加强骑士用餐、劳动保护、生活福利等权益保障。

据悉,社保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五个险种。而京东外卖员的五险一金还包含了住房公积金。

那么,对于不同外卖企业的社保待遇,外卖骑手如何选择?采访中,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发现,部分外卖骑手目前还在观望中,他们最担心的问题是——“交了社保,收入降低了。”

“外卖员流动性比较大,每年过完春节,很多老骑手不来了,新的骑手又加入进来。老骑手有的去创业,有的去工厂打工。”外卖小哥小汪告诉记者,因此大家更看重到手的收入,“如果光有社保,接不到单子还是不行。”

那么,对于离职或者跳槽的外卖骑手来说,社保是否可以“带走”?对此,多名律师表示:“只要按社保规定缴纳,就能转移。”

“给外卖骑手缴纳社保是非常可取的,体现了企业的社会担当。”上海市东高地律师事务所王肇芳律师表示,“这项举措是积极的,但是后续实际操作需要全社会共同的持续关注,以确保这些举措不会走偏。”王律师为美团取消超时扣款,以及采取一系列人性化措施点赞。

  // 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备受关注 //  

以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为代表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主要群体。2023年,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表明,全国职工总数为4.02亿人左右,其中新就业形态劳动者8400万人。

由于劳动关系认定困难,许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无法纳入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去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要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

2021年,人社部会同有关部门印发《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相关政策,各地要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的户籍限制,个别超大型城市难以一步实现的,要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放开。组织未参加职工基本养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按规定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做到应保尽保。督促企业依法参加社会保险。企业要引导和支持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根据自身情况参加相应的社会保险。

同年,市场监管总局会同人社部等部门印发《关于落实网络餐饮平台责任切实维护外卖送餐员权益的指导意见》,从保障劳动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加强组织建设等方面对保障外卖送餐员权益提出了明确要求。

2023年,人社部印发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合同和书面协议订立指引(试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和劳动报酬权益保障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规则公示指引》等系列指引指南,指导平台企业及其合作企业依法合规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书面协议,公平确定劳动报酬,科学安排工作时间,制修订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订单分配、报酬支付等劳动规则切实履行民主程序,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劳动纠纷化解机制等。

记者获悉,自2022年7月以来,美团率先为新就业群体缴纳了新型职业伤害保费,目前已出资14亿元为7个试点省市骑手缴纳职业伤害保障,未来将进一步覆盖到所有省市的所有骑手。

美团方面表示,将继续加大资源和资金投入,持续完善骑手福利待遇体系,努力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贡献更多积极力量。

饿了么目前也已经在全国首批7个省市启动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全量足额为骑手缴纳保费,未来将继续全面积极响应人社部门的统一部署,在更多城市推进“新职伤”保险覆盖。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