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上海大力扶持的导演,在柏林勇擒“银熊”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北京时间2月23日凌晨,第7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传来喜讯,上影集团作为第一出品方的电影《生息之地》导演霍猛摘获最佳导演银熊奖。这也是继2019年上影演员剧团演员王景春获得第69届最佳男演员奖银熊奖后,华语电影再度在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拿到重磅奖项。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了解到,这部影片在国内电影圈已经小有名气,作为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副教授,霍猛导演在业内也颇有名声,2024年成为第二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Siff YOUNG×上海青年影人扶持计划入选影人后,他曾表示“像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而此次荣获银熊奖,也是实现了自己“拿到毕业证书”的愿望。
※ “拍一部对得起良心的电影” ※
“电影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创作,感谢台前幕后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也感谢演员们演绎了一群勤劳、善良、温暖、坚韧的普通人。能把来自不同地方的人的情感联系在一起,是电影最有魅力的地方。”
在获得银熊奖后,导演霍猛在柏林发表获奖感言时表示。事实上,这部电影也确实情感浓烈。
《生息之地》原名《大地之子》,由霍猛编剧、导演,汪尚、张楚文、张彦荣主演。该片讲述了在1991年河南周口的霸王台村,10岁的徐闯因父母工作原因被寄居在乡下姥姥家,他经历了家族中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在岁月静流之中感受着亲人之间隐忍又浓烈的情感,而那一年的乡村也在悄然发生改变的故事。
“我的童年是在乡村度过的,中国的乡村几千年来造就了中国人身上非常动人的品质,比如勤劳、善良,坚韧。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我非常幸运能生长在一个传统的中国乡村的尾声,科技和技术开始进入到村庄,中国开始发生巨大的经济飞跃,这样的一个时刻。”霍猛说,自己“很想用电影来触及到观众对于农村生活的集体记忆,抓住人和土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瞬间”。
作为一部现实题材影片,《生息之地》在通过儿童视角看待农村变化时,还串联起了南下打工潮、留守儿童、计划生育等时代大事件。这也让它在创作之初,就受到了姚晨、管虎等知名电影人的关注。2022年,在金鸡奖的金鸡创投项目中,《生息之地》中的质朴情感打动了已经扶持了多部文艺电影的姚晨,担任该片监制。第二年,这部作品也顺利在第5届金鸡电影创投大会拿下“评委会优胜制作中项目”,霍猛本人收获“最具潜力导演”。评审管虎多次表达对该片:“在我看来,电影除了有商业功能、社会提醒功能,还有记录时代的功能。我觉得这个电影做出来,是有价值的。”
如今,这部影片走向了国际。在柏林国际电影节完成世界首映后,很多观众认为,虽然同样是讲述的乡村题材,但霍猛并非在重复第五代,他更加关注土地上的生活本身,有着敏锐的细节捕捉能力和丰富的群像调度能力。他本人也曾说:“我确实认为它是一个很好的本子,希望能拍一部对得起良心的电影。”
※ 在上海得到巨大支持和鼓励 ※
对普通电影观众来说,霍猛导演可能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名字,但在电影圈内,他已经获得了普遍认可。
出生于河南周口乡村的霍猛,本科在中国传媒大学读的是法律,因为“想用电影表达”,研究生他又报考了电影学院电影创作方向,立志当一名导演。他不算“大器晚成”,但成名也绝不算早,2018年,他的首部长片《过昭关》诞生,开始获得大量的荣誉:2018年平遥国际电影展费穆荣誉-最佳导演奖,平遥国际电影展华语新生代·青年评审荣誉奖,2019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之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最受传媒关注影片奖和最受传媒关注导演奖,并于2019年在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获得了包括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四个奖项的提名,2020年,他又获得第11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青年导演奖和第27届华鼎奖中国电影最佳新锐导演奖。
《生息之地》是他的第二部长片,和《过昭关》一样,它依然是用方言表演的乡土题材作品,因为霍猛说这是自己“最熟悉的表达方式”。就如他对自己的事业发展一样,他总是告诫自己“不要着急”。所以,一开始他预算是800万,但他仍然计划拍摄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拍摄周期长达1年,就希望拍出自己想要的东西,正如管虎导演在给他颁奖时所说的,“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要经历无数的艰难,咬着牙,一步一步地克服它,一定要把它拍出来”。
这部电影和导演本人,也在上海获得了极大的支持。2024年,SIFF YOUNG×上海青年影人扶持计划揭晓入选影人,霍猛成为获选的8位影人之一。他在颁奖现场“感谢上海的支持和鼓励”时说,自己“像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这意味着我要继续拍出好的作品,完成学业,才能拿到毕业证书”。众所周知,上影节的SIFF YOUNG定位在扶持已有成功作品的电影人,上海将为入选的青年影人提供包括前期剧本立项、中期电影拍摄、后期制作与宣发的支持,相关作品也将被推荐参与国际影视节。
此次的《生息之地》,最终领衔出品方是上影集团,这部作品获奖,也成为上影扶持青年导演创作的一大成果,成为上海这些年来打造“电影之城”所获得的又一创作领域的骄人成绩。
本届柏林电影节共有19部电影入围主竞赛单元,其中包括两部中国影片,除了霍猛执导的《生息之地》,还有2023年曾担任上影节评委的文晏所执导的《想飞的女孩》。前不久,上海国际电影节在柏林国际电影节期间赴柏林进行首场全球推介会,文晏表示,上海和上影节是中国影人探索与成长的重要平台,她期待中国电影通过这个平台“继续为世界观众呈现真挚动人的故事”。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