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小学多了个“博物馆”,今年预计有百个一平米博物馆落地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新学期,虹口区外国语第二小学多了一间“博物馆”。这一“一平米·无界限”虹口区一平米博物馆暨“铅字心跳”打字机馆,是上海科技馆藏品进校园的第16个主题展,也是一平米博物馆首次推出专门聚焦科技发展史的一次展览。
如果说笔的发明是人类第一次书写方式革命,那么打字机的发明就是人类的第二次书写方式革命,而计算机的发明是人类第三次书写方式的革命。虽然打字机已经进了博物馆,打字工具也已经从纯机械的打字机进化为了电脑、手机,但通过敲击键盘记录文字信息的方式却是在打字机发明之后才出现的。
在这个一平米博物馆打字机馆里,可以了解打字机的前世今生。不仅呈现了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更体现了人类强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让人更加理解技术对文化和文明进化的作用。策展现场,可以看到几十台世界各地打字机实物,还有“宋庆龄书房”、人机互动等场景和互动体验。
虹口区外国语第二小学校长丁勇表示,作为一所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学校,虹外二小一直秉承“体验创造奇迹”的办学理念,学校不仅注重课堂学习能力的培养,更注重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作为虹口区第一家一平米博物馆,此次落成的打字机馆将让虹口师生近距离感受科技发展史,触摸百年打字机,感受键盘与互联网的关联,同时还将适时向周边社区家长开放,进一步体现虹口二外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理念。
陆汉斌打字机博物馆馆长陆汉斌在启动仪式上带来了主旨演讲《打字机的前世今生》,他讲述了从200多年前的老式打字机的出现到后来的改良再到现代科技发展浪潮下打字机逐渐走出历史舞台的历程。作为世界打字机收藏第一人,陆汉斌希望通过一平米博物馆进校园的展陈方式让更多孩子看到并了解有关打字机的前世今生,感受科技的魅力。
此次活动旨在将博物馆丰富的藏品资源进一步转化,通过“一平米博物馆”这一创新文化项目,推动区域文化教育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虹口区一直致力于推动教育创新与改革,‘一平米博物馆’项目的落地,不仅是一个项目的开始,更是虹口区教育局与上海科技馆深化合作的新起点。”虹口区教育局书记、局长孙磊表示,未来双方还将进一步在馆校合作、科学教育品牌研发、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
此次活动还举行了一平米博物馆打字机馆的专家顾问聘任仪式和名誉馆长、小馆长、小讲解员等聘任仪式,一平米博物馆的“朋友圈”得到进一步扩大,这也代表了一平米博物馆辐射上海各区学校的影响力稳步上升。
“信息时代,博物馆是教育最好的回归。其中,实物教育和博物学教育是培养孩子发现能力,形成科学兴趣最好的载体。”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对此深信不疑。在他的倡导与发起下,在上海市教委支持和上海市科委指导下,“打开博物馆的库房,把藏品带出博物馆”的行动从去年开始推出,在松江、闵行等区先行落地,并向全社会推出了进一步开放计划。
记者了解到,今年预计有100个一平米博物馆陆续落地,覆盖范围将由上海走向长三角和全国,让更多的孩子能够与标本对视,近距离感受科学文化的魅力。同时,还将通过一系列科学课程和教育实践活动,将博物馆的资源与学校的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打造沉浸式、互动式的学习体验,进一步扩展科创教育资源池和生态网,充分推动博物馆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深度融合,为推动科技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提供更多平台和机会。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