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展览即将落幕,没看过的这个周末要抓紧了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春花烂漫的3月就要来了,但同时上海也将告别一批重量级的跨年展。这些展览陪伴观众度过了春节长假,将很快会落下帷幕。所以这个周末显然是不容错过的。
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的生肖展“灵影仙踪:上海博物馆蛇年迎春展”从1月14日开幕,将持续到3月2日。记者了解到,此次展览展出的13件/组古今中外与蛇有关的文物精品来自云南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馆藏,不乏珍贵的一级文物。这是上博一年一度的迎春特展首次在独立展厅亮相。
“大家其实都会有点害怕蛇,但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中国生肖,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蛇是一个非常具有神秘感、力量感的动物。”上海博物馆展览部副主任褚馨介绍,蛇在中国文物题材里象征灾难与罪恶,人们惧怕蛇,同时又希望征服它,与之共存。一件上博馆藏的西周“员方鼎”的口沿下装饰有对称的蛇纹,这是馆藏青铜器中难得的一件蛇文物。
此次展览借到的云南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馆藏的几件青铜蛇兵器,及湖北省博的漆木匜形杯都是非常珍贵的一级文物。比如云南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的鎏金蛇头铜剑将剑柄铸成立体蛇头形,传递出一种震撼的力量。这种“仿生式”兵器构思新颖,做工精湛,为滇国青铜器中艺术和实用功能高度结合的典范。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天地精灵 璀璨江汉——武汉博物馆馆藏玉器展”从2024年12月27日一直展到2025年3月2日。所以这个周末,也是这个展览在上海的最后一个周末。据介绍,这个展览在刚刚过去的春节长假也是一个网红展,每天都有大量观众来此打卡观展,这也体现了国人对玉器的独特情感。
展览共分为“天地圣灵——礼仪用玉”“巧夺天工——陈设玉器”“温润秀美——玉佩饰”三个部分,为观众带来武汉博物馆馆藏的110余件上迄远古,下至明清的精美玉器,让参观者能够近距离欣赏不同时代玉器的工艺之美,并全面地感受到中国玉文化的源远流长。展厅空间设计上围绕着玉器的特点性质展开——玉器的来源山川大地是山岳精英;玉器的纹饰丰富多样,有几何纹、动物纹等等;玉器历史悠远,从远古作为礼器,至王侯贵族独有,到成为君子仁人的象征,再到逐渐大众化,就好像漫天星辰。结合这些特点,主题色彩上选用了山川、天地、星辰的颜色,带给观众沉浸体验。
余德耀美术馆“于无声处:余德耀基金会收藏展”从去年8月10日一直持续到今年的3月2日,时间长达半年。此次展览是余德耀美术馆开馆十周年特别策划展。展览精选了余德耀基金会收藏中20余组中外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以其中表现或暗含的声音为线索,聆听那些隐于细微或渐被遗忘的无声处,呈现这些创作中所蕴藏的暗涌力量。
20年前,余德耀美术馆创始人余德耀开始初涉当代艺术品收藏,凭借着冒险精神、对艺术孜孜以求的持续深耕和执着热忱,逐步扩充收藏,于2008年摸索出以“迹”和“象”为两条主线的收藏脉络。“迹”,是线索,串联起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过程中取得重要位置的成名艺术家的代表作。“象”,是征兆,满怀对年轻艺术家的支持。
此次展览沿着这条轨迹,重点关注藏品在“历史”与“未来”的进程中所处的位置及相对关系。作品的选择并不囿于时间或地域等框架,以此彰显余德耀美术馆兼具理性与感性的收藏色彩。这些创作承载着私人的情绪与感受,也映射着社会与时代的症候,不仅凝缩着过去,而且依然适用于审视当下,甚至预示着某种可见的未来。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