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隔了一夜,这些白玉兰戏剧奖获奖演员就出现在了浦东基层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图
来自绍兴市柯桥区小百花越剧艺术传习中心的张琳2月27日刚刚获得第33届白玉兰戏剧奖主角奖。只隔了一夜,她就出现在了浦东新区群众文化馆的“东•剧场”,这让观众十分欣喜。白玉兰戏剧奖获奖演员下基层展演,呈现了青年一代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决心。
此次“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第33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获奖演员下基层展演”暨“强基工程”——文艺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行动,由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组委会办公室主办、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承办。家住浦东六灶镇的陈女士告诉记者,她前一晚通过网络直播看了白玉兰戏剧奖的颁奖晚会,没想到24个小时不到,她就看到了获奖演员的精彩演出。“演员们太敬业了,和观众走得很近,这也是他们能够获奖的原因吧。”
张琳这次给基层观众表演了她的拿手戏《沙漠王子•算命》选段,大受欢迎。在她看来,越剧本身就是极具群众基础的剧种,下基层惠民演出是非常自然非常应当的事情。“除了演出这种方式,我们还要创作更多更贴近老百姓生活的、富有时代精神和传递正能量的作品,将真善美传递给观众——哪怕只是给大众带来愉悦,又何尝不是一种‘文艺惠民’呢。”
来自扬州市扬剧研究所的徐梦雪是本届白玉兰戏剧奖的新人主角奖得主,面对惠民的舞台,她说:“昨天的颁奖台上灯光璀璨,那是对我过往努力的高度肯定。而今天站在惠民舞台,虽不见绚烂的舞美特效,却有观众们质朴的目光和热情的回应。在这里,我更深刻地感受到艺术服务大众的意义,也更明白了自己的责任所在。”
1965年首演大获成功的芭蕾舞剧《白毛女》,是一部借鉴了京剧、民歌等艺术形式创作而成的民族化经典,展演舞台上,上海芭蕾舞团的青年演员许靖昆、戚冰雪,为大家带来了芭蕾舞剧《白毛女》选段。
来自上海芭蕾舞团的许靖昆也是本届白玉兰戏剧奖的新人主角奖得主,他笑言自己恐怕是昨天获奖者中极个别的“不用开口”的戏剧演员。在他看来,芭蕾常被人认为是西化的、高雅的,甚至有点脱离群众审美的艺术,但他想通过自己和《白毛女》扭转这个“刻板印象”:“这次得到新人主角奖,对我是鼓励也是责任,作为00后我会更加努力,就把今天这个惠民舞台作为起点,让《白毛女》这个上芭的‘传家宝’成为观众接受芭蕾的契机,让大家看到,我们用西方的芭蕾舞一样可以讲好中国故事。”
本届“白玉兰”获奖演员曹卫宇、于震、贺坪和陈津伟给大家带来了配乐诗朗诵《我是你,圣洁的绽放》。来自江苏省演艺集团歌剧舞剧院的陈津伟是本届白玉兰戏剧奖的新人配角奖得主。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外公外婆、父亲母亲也都是白玉兰戏剧奖得主。“昨晚他们都来到了颁奖晚会现场,他们对我说,荣誉属于过去,这一刻起一切归零,要比以前更努力,让自己配得上这个奖。”陈津伟对记者说。
作为具有全国影响力和权威性的戏剧领域专业奖项,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不论剧种、无分老幼、融汇中外,吸引了海内外大量优秀戏剧演员踊跃报名参评。而“文化惠民”演出也已经成为获奖演员争相参与的活动。陈津伟就说,他的父母和外公外婆都告诫他,戏曲脱离了戏迷就没有了生命力,所以他要努力为普通观众演出。放下荣耀,敬畏舞台,珍惜每一个观众,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