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健康教育走进复旦,探索校园内大学生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2025-03-05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在健康中国战略的引领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其中,大学生群体健康问题备受关注。今年国际HPV知晓日期间,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携手复旦大学、上海市妇幼保健中心、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在复旦大学邯郸校区正式启动“青春plus,健康活力能量补给站”大学生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红房子健康校园行项目。

据悉,该项目向大学生普及宫颈癌三级预防知识的同时,聚焦大学生全生命周期管理,将健康理念融入青春脉搏,更为高校健康管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范本。

  ◆  走进高校校园,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  

数据显示,中国女性HPV感染率按年龄呈“双峰”分布,第一个高峰即在17~24岁。这一年龄段与大学生群体高度重合。而在全球范围内,男性生殖器HPV感染率高于女性,大约90%的男性在其一生中都可能感染HPV。大学生是HPV感染的重点人群,预防工作刻不容缓。

“男女共防,不分性别地接种HPV疫苗,对于HPV感染以及相关疾病的预防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宫颈科主任医师丛青告诉记者,国外多项研究表明,相比仅限于女性接种,不分性别的接种策略能显著降低HPV感染率,减少筛查和治疗成本。

记者了解到,此次“红房子健康校园行”项目派出了具有丰富科普经验的医护团队,围绕HPV病毒与宫颈癌三级预防、皮肤健康与内分泌管理以及营养运动等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健康主题,通过情景剧、专家讲座、面对面咨询以及拼图、竞猜、闯关、套圈和跳绳等丰富多样的游戏形式,将专业健康知识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传递给师生,吸引了广泛关注和参与,提升了大学生对健康管理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受益匪浅,未来将更加关注自身健康,积极践行科学的生活方式。”一位大一学生表示。

“大学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科学健康理念和积极生活方式的养成对青年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体育卫生艺术科普处处长陈华指出,该项目不仅是一次健康科普活动,更是一次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大学生健康的行动,充分体现了政府、教育、医疗等多方力量的协同合作。未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将全力支持此类贴近学生需求、创新模式的科普实践,推动更多高校和社会力量携手,共同投身大学生健康教育,让更多年轻人受益于科学、高效、可及的健康管理服务。

  ◆  推动健康教育在校园落地生根  ◆  

项目为何将首站设置在复旦大学?红房子医院党委书记徐瑾表示,一方面,作为复旦大学附属医院,红房子始终依托大学平台,为此次项目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作为知名高校,复旦大学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不仅着力培育具有卓越学术素养的头脑,更塑造能为国家建设持续贡献力量的强健体魄。

“当前大学生健康管理面临三大结构性矛盾:知识断层、资源错配、服务割裂。如何回应时代召唤,破解青年健康管理之困,高校和医院责无旁贷。”徐瑾书记表示,此次活动以生殖健康为切入点,尝试构建覆盖学业全周期、生活全场景的大学生健康管理体系,不仅面向“治已病”,更要“防未病”;不仅要做健康服务的提供者,更要做健康理念的播种者。

未来,项目将聚焦“四个一”目标:组建一支医教协同的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发布一张适合大学生健康管理的菜单式课程清单、构建一套贯穿大学全周期的健康管理体系、探索一类可复制推广的健康管理新模式。通过着力破解大学生健康服务供需错配难题,探索孵化“健康校园范式矩阵”,将医院高质量发展势能转化为健康校园建设动能。

“健康教育以独特的形式走进校园,增加了健康促进工作新的应用场景,让年轻人更早地形成自我健康管理的意识,为未来的生活奠定良好的健康基础。希望今后各个区县都能积极复制这种创新模式,鼓励更多的医疗机构走进校园,走到学生身边。”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健康促进处处长王彤表示。

据悉,除了复旦大学外,为不断强化公众对HPV病毒及其预防措施的认识,促进自我保健,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上海市东方医院、上海市妇幼保健中心多位专家现场提供现场义诊咨询。全国首个省级全媒体健康科普频道“上海健康频道”与上海市妇幼保健中心签订合作意向书,旨在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力推进优质妇幼健康科普资源的供给。2025年“儿童友好·生育友好·女性友好”系列妇幼科普活动同时启动。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