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十三载的志愿服务接力,社区与地铁青年携手共绘治理新图景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
从一个人的坚守到一群人的奔赴,一场跨越13年的志愿长跑正在普陀区甘泉路街道迸发出蓬勃生机。最近,来自申通地铁的志愿者们走进社区宣传地铁应急和安全知识,这也是甘泉路街道“党员接力 安全365”志愿服务项目的一部分。说起这一志愿服务项目,就不得不提起其前身“张龙根志愿者工作室”和一段跨越13年的志愿接力故事。
2011年3月9日,为了践行世博先锋行动,一位老人主动投入到轨交七号线新村路站出入口保畅的志愿者队伍中来。此后,每天的早晚高峰时段,他总是早早来到地铁口,维护秩序、疏导交通,风雨无阻地维护着地铁安全与社区文明。这位老人叫张龙根,这一站就是12年。
张老先生是甘泉社区的一名退休老党员,有着长期志愿者工作经历,他曾说:“帮助别人,已经变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地铁安全志愿者”,2015年,甘泉路街道和申通地铁共同为张老先生授予了“地铁安全卫士”的光荣称号,号召更多青年人向他学习。2017年,甘泉路街道与申通地铁共建的“张龙根志愿者工作室”正式挂牌,当时已经有超过800人次的志愿者成为或者曾经担任过“地铁安全志愿者”。2022年“张龙根志愿者工作室”升级为“党员接力 安全365”项目,从地铁交通安全、文明疏导向社区安全的方方面面延伸,除了青年志愿者外,社区党员这一支有生力量也加入了进来。
虽然,张老先生已于2023年11月因病去世,但志愿服务并没有就此结束,越来越多的青年志愿者和社区党员共同努力,一起加入进来。现在,“党员接力 安全365”志愿服务项目已突破单一服务范畴,在街道社区与申通地铁之间架起了一座立体化协作桥梁。地铁安全应急知识进社区、社区“党员先锋队”入驻地铁站,支部结对共建,青立方街区治理委员会等各类联系不断加深,地铁和社区青年共同参与社区治理,携手解决地铁口非法运营车辆、非机动车乱停放等社区治理难题。
在这群青年志愿者们眼中,这场没有终点的文明接力,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重塑着街区肌理,让“人人都是参与者,处处皆是志愿岗”的治理新图景在甘泉社区徐徐展开。记者了解到,甘泉路街道和申通地铁将继续努力,增加制度保障,让志愿服务在甘泉社区从“道德自觉”到“文明自觉”逐步升华。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