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周桐宇:用法治守护公平市场环境,优化个人征信修复机制
2025-03-10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民营企业的更高质量发展,一直是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威达高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桐宇的履职关切,这些信号也让她感到十分振奋。今年全国两会,周桐宇期待,进一步强化法律实施的保障支撑,用法治护航公平市场环境。

加强民企合法权益保障

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周桐宇特别关注民营经济的法治保障。今年2月,《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已经提交全国人大审议,再次表明中央对民营经济法律地位的高度重视,向全社会传递了“让法治成为民营企业最大靠山”的强烈信号。这为广大民营企业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建功立业提供更加稳定的发展预期、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注入更加强劲的发展动力。

“处于初创期的中小微民营企业,特别需要创新平台、科创园区的支撑和托举。”周桐宇说,但当前,很多科创园区都难以从银行获得长期稳定的贷款支持,更别说中小微企业了。“我们在调研中发现,79%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因缺乏抵押物难以获得银行贷款,因此,建议银行贷款审核能够对国企和民企一视同仁,对中小微民营企业多一些包容和支持。”

作为来自民营企业家的代表,周桐宇希望《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时能进一步强化关键领域的制度设计。例如,完善公平竞争的保障机制,建议参考海南自贸港准入及准营的改革经验,要求各级政府在出台市场准入、招标投标,政府采购政策时,必须开展民营企业参与度影响评估,特别是对涉及新技术新业态的领域,建议建立“非禁即入”的清单和动态调整机制,防止设置隐形壁垒。

周桐宇建议,在立法方面,由国务院牵头制定配套条例,重点细化市场准入、招标采购等高频场景的实施细则。在执法方面,在各级政务服务大厅里设立民营企业权益保护专窗,整合法律咨询、投诉受理、纠纷调解等功能。在监督方面,将法律实施情况纳入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加强民企合法权益保障。

优化个人征信修复机制

今年,周桐宇还十分关注如何优化个人征信修复机制的问题。

她注意到,近年来,中国个人征信体系快速建设发展,但大量因为临时、不可抗力等因素导致历史逾期的消费者,在不良信息保存记录的5年时间内,难以重新获得优质信贷供给。“这不利于更好发挥消费信贷促消费的作用,同时,也容易滋生大量信用修复黑灰产链条,损害社会公众财产及个人信息安全,增加监管负担。”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出台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政策,构建统一的信用修复制度”。为切实解决年轻、薄弱群体因历史短期违约记录导致借贷难的问题,周桐宇提出,建议有关部门重新审视不良征信的记录年限,针对违约行为终止且已经按时履约的群体适度放宽。

目前,《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周桐宇建议,针对符合一定条件的群体,允许申请缩短不良征信的记录年限。比如当用户正常履约还款半年及以上,允许申请取消2年以前的历史逾期违约信息,从而有机会重新获得低利率的优质信贷供给,更好地获得生活保障。

同时,周桐宇建议,出台征信报送口径放宽的阶段性政策,针对小额、短期的非恶意逾期违约行为予以豁免。中国正处在提振经济、促消费的特殊时期,不少群体可能产生临时的资金周转问题,建议延续性出台为期1-3年的阶段性政策,允许金融机构基于自身情况决定对用户逾期行为的容差政策,给予用户一定宽限便利,发挥征信行业对助力金融供给及消费的价值。

对于信用修复黑灰产链条则要加强打击力度,同时推动完善并出台个人征信修复的法规细则。“希望在研究出台个人征信修复法规细则的同时,积极鼓励银行、消金公司、互联网平台等开展试点,推出线上、规范、便捷的个人征信修复产品入口,帮助消费者提升修复效率及效果。借助规范化、体系化的行业监管及试点开展。”周桐宇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