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国际组织,上大86名学生走进联合国
2025-03-13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青年与国际组织的距离有多远?2025年伊始,上海大学11个学院86名学子在瑞士日内瓦赴国际组织参访学习,模拟外交磋商国际会议角色扮演,既沉浸式体验到了国际组织运作模式,也在国际上发出上大声音,展示风采。

项目期间,各团组师生分别前往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UNOG)、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国际劳工组织(ILO)、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难民署(UNHCR)等国际组织/机构,与官员交流学习,系统了解全球治理核心议题,并以绿色地球为主题,举行模拟联合国大会,以不同国家代表的身份,身临其境地开展了一场模拟外交磋商。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创新与创造。在WIPO,同学们了解到知识产权在全球经济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贡献。上海电影学院学生俞梦璐表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关于推进知识产权保护的讲解,让我深刻认识到在全球化背景下创新与知识保护的重要性。这不仅关乎个人与企业的利益,更是推动全球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的关键力量。”

国际劳工组织(ILO)主要使命是通过设立劳动标准、推动平等就业机会和改善劳动条件来保障全世界工人的权利。参访ILO时,官员Remo Becci以包容性劳动力市场为主题,展示了国际劳工权益保障的全球实践。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学生童宇轩感慨道:“我深刻感受到ILO发挥的关键作用,特别是在推动消除童工、促进男女平等、反对强迫劳动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全球卫生治理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团队详细了解了WHO在疾病监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各国医疗体系能力建设等方面的工作,重点探讨了疫苗可及性、心理健康及慢性病防控等关键议题,并与官员交流青年在全球健康事务中的参与方式。悉尼工商学院学生李冠仪说:“在了解WHO的工作后,我意识到全球健康问题的复杂性,不同国家在医疗资源、疾病防控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这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

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IFRC)是全球最大的人道主义网络。在IFRC,人道主义救援的真实案例让学生们深受触动。新闻传播学院学生严寅绮表示:“参与难民救援模拟活动后,我深刻体会到和平的珍贵与青年责任的重大,也了解了IFRC为促进国际人道主义合作与和平稳定做出的重要贡献。”

在联合国万国宫,学员们通过模拟联合国大会角色扮演,化身各国代表,围绕能源转型、气候变化等议题展开讨论。此外,团队还走进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探索科学前沿;来到瑞士安纳西小镇,感受人文魅力,在科学与人文的交融中拓展视野。外国语学院赵闻婕同学提到:“日内瓦不仅是国际外交中心,更是文化与历史的交汇点,这段经历让我对全球治理的多元维度有了更立体的认知。”

项目中,学生们直面全球议题的复杂性,并在实践中实现了自我突破,收获了成长。上海电影学院大一学生施予恩表示:“原本联合国对我来说可能是历史书、政治书上一张严肃而遥不可及的照片,这次亲身前往日内瓦联合国总部深入探访与学习,曾经陌生而遥远的联合国一下子就变得鲜活立体与亲切可爱了起来,也为我今后的职业发展道路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方向与全新的思路。”

新闻传播学院大一学生沈诗玥表示,未来希望能将这次活动中的所学、所感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参与到国际事务中去。“无论是在学术研究、志愿服务,还是在职业生涯的选择上,我都将以此次经历为动力,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为实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据介绍,本次项目是上海大学组织和实施新青年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计划的实践环节,也是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世界胸怀,具备全球胜任力并能参与全球治理的高素质人才重要举措。通过与国际组织高级别官员的互动、高强度实践训练,同学们不仅提升了跨文化沟通与国际竞争力,更深刻理解了全球治理的中国角色。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