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佩兰、板蓝根……大中小学校共同将百草园打造成开放式实践课堂
2025-03-13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亲手种下青蒿、佩兰、板蓝根等8种中药材是怎样一种体验?上海中医药大学联合附属浦东鹤沙学校于3月12日共启全新中医百草园。

迎着春雨,穿越青绿拱门,师生们手持药锄,共同种下一棵棵象征中医药文化薪火相传的杏树,愿来年杏花香飘满园。位于附属浦东鹤沙学校的这一百草园占地962平方米,规划为8个区域,将会分别种青蒿(黄花蒿)、佩兰、板蓝根等8种中药材,上海中医药大学将联动多方资源把百草园打造成开放式实践课堂,成为大中小学生们劳动实践和自主管理的试验田。

眼下,火出圈的《哪吒之魔童闹海》不仅精神励志,其中还隐藏着中医药文化的“密码”。#申公豹代购的药单打工人也能用#一度冲上热搜,一时间再次引发众人对中医药文化的关注,也让全世界人民看到了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红参党参西洋参,当归黄芪白芍药,桃仁薏仁酸枣仁,红枣山药莲子心……”中小学生生动演绎《百草歌》,通过歌曲与舞蹈的融合,展示中医药文化融入日常教学的精彩成果;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及附属浦东鹤沙学校的教师代表对《百草歌》中所蕴含的中医药文化内涵进行专业阐释和科普讲解,展现中医药文化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创新性融入。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则以“阳台上的青蒿”为主题,结合中药学专业特色,分享中药种植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的经验,为青少年开展劳动实践作出表率。

现场,教师代表为“小小中医师”代表授予药苗,象征着中医药文化的持续传承。浦东新区教育工作党委副书记、教育局副局长毛力熊说,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上海中医药大学通过将中医药文化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为浦东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协同育人机制的创新提供了示范。

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孟煜介绍,学校高度重视将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加快劳动教育进中小学、进课堂、进园区、进社区。目前,学校共挂牌3个劳动教育基地,成立上海市高校大学生中医药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联盟,与10余所中小学开展长效合作,累计开展劳动教育主题活动百余场,覆盖大中小学生数千人,形成了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五育并举”劳动教育模式。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