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上海|大猫也爱“吃瓜”? 上海动物园小老虎“红糖”火了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嘉音/文 施剑平/图、视频
这个春天,上海动物园里换上了一块小小的公告牌。
“不定期展出公告”“孟加拉虎‘红糖’”“2024年8月10日出生”“人工育幼长大,喜欢玩球,爱吃瓜(看隔壁缟鬓狗吵架)”“下雨天不展出”不到100个字,加上一张手绘的素描,概括了一只名叫“红糖”小老虎的故事。
去年,上海动物园一只孟加拉虎刚出生就被母虎弃养了。幸运的是,这只被奶爸起名为“红糖”的宝宝,经专业人工育幼重获新生。
据了解,当时工作人员为其进行温水浴恢复体温、全面体检(初始体重1200克)、脐带结扎及防感染处理后,通过科学喂养体系(从配方奶逐步过渡到肉食)密切监测其生理指标。在保育团队精心照料下,“红糖”体重稳步增长。
四个月大的时候,“红糖”的体重从初生时的2斤多猛增至25斤。由于场地限制,饲养员们已无法再与其自由互动。为了确保“红糖宝宝”能更健康地成长,动物园决定将其迁往中型猛兽展区。
于是,一对成年缟鬣狗成了“红糖”的邻居,也成了这个好奇宝宝的“吃瓜对象”。“缟”的意思是条纹,你一看见它们就知道意思。这种鬣狗从非洲一直分布到印度,也拥有“狗模狗样”的外表,它们身体粗壮,全身颜色呈浅灰色或米色,身体两侧和四肢有黑色条纹。
鬣狗都是母系社会,雌性鬣狗的体格也要比雄性鬣狗大上一圈。饲养员说,展区里的公鬣狗是后来的,“母的瞧不上它”,所以经常会吵架。晴天时各占一角慵懒打盹,唯有冷雨天才勉强“营业式贴贴”。每当鬣狗夫妇发生争执,好奇宝宝“红糖”便甩着尾巴跃上栖架,饶有兴致地驻足观望,仿佛在围观一场邻居小剧场。
让“红糖”出圈的,还有一张“水泥玻璃墙”照。某日雨后,这个虎崽突然解锁泥巴艺术天赋,踩着湿泥块对参观区玻璃墙发起“糊墙工程”——连扑带滚间,愣是把透明玻璃抹成密不透风的泥板,愣是让围观群众从看虎变成“看水泥墙行为艺术”。
在社交平台上,一位叫“去冰不满杯”的网友在线下看不到老虎,只能配上一张“水泥墙”,并配文:“红糖师傅的工作成果”。网友戏称其为“猛虎施工队现场直击”“虎工智能自动遮光系统”——毕竟谁家熊孩子还没几项“拆家”绝活呢?
说起“红糖”最近的新宠,那就莫过于它时常叼在嘴里的藤球了。这些藤球是一群小朋友们手工制作的。一个月前,为了进一步增强动物园的互动性和教育意义,上海动物园特别为小朋友们策划了一个活动:亲手为“它”制作一份独一无二的礼物——一款精心设计的丰容藤球。
在活动中,小朋友们学会了如何将木丝巧妙地填充到藤球的内部,这样的设计不仅让藤球更加结实耐用,还使其成为了一种富有层次感和趣味性的玩具,供“红糖”这只虎宝宝以及其他猫科动物尽情享受玩耍的乐趣。
然而,在“红糖”的快乐世界中,也有它害怕的东西,那就是一个黄色的小木马。据观察,“红糖”一看到小木马动起来,就会害怕地弹开,展现出它活泼而又略带胆怯的一面。“它还没有完全征服小木马。”饲养员蒋文婷说道。
饲养员蒋文婷是一名90后,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动物饲养员里女性的比例并不高。野生动物的饲料和隔离的铁门都非常沉重,“拉门的时候,我得把全身的重量一起压上去。”她说。
由于“红糖”体型逐渐增长,出于安全考虑,饲养员已经与它保持非接触状态,尽管它在玩耍时看似友好,但其爪子依然锋利。对于前来动物园观看“红糖”的游客,饲养员蒋文婷建议:请务必避免拍打玻璃或逗弄它,因为过去曾有游客使用逗猫棒引发“红糖”头部撞击玻璃的情况。
关于最佳观赏时间,工作日时,“红糖”大约在9:30至10:00开始展出,并在下午4:00至4:30结束展出“回家”;而在游客较多的双休日,为了分散人流,“红糖”会在早上8:30左右先出来活动一会儿,之后于9:30至10:00期间被收回喂食,随后再次展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嘉音/文 施剑平/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