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现艺术最动人的力量,第40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下周末启动
2025-03-14 文教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当合唱团的孩子、音乐厅的保洁工、观看演出的视障人士等几位不同身份的市民,都在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找到自己安心之处,这是音乐节首次尝试拍摄的主题微电影《春天的回响》中的故事——这个新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音乐节展和上海文化的金名片,充分展现出了它以及文艺最动人的地方。

3月14日,第40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正式宣布将于3月23日至4月9日举行,以“春天的回响”为主题举办56台主体演出,其中包括50台音乐演出、6台舞蹈演出。此外,还将举行13项专项主题活动,包括5项节中节、3项征集活动、5项教育成果展示及丰富多彩的展演节目。承载了新中国文艺60余年深厚历史底蕴的上海之春,不仅是上海音乐、舞蹈艺术事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也是上海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具有独特性的重要载体。

重磅精品集中呈现

备受关注的音乐节开幕演出将于3月23日晚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举行。“音乐会有两大亮点,一是曲目上,不仅主题鲜明,而且与‘上海之春’有着深厚的渊源,二是阵容上,名家荟萃,彰显上海之春力推新人、传承创新的传统。”上海市音乐家协会主席廖昌永告诉记者。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着重彰显主题引领,开幕音乐会以“和平向未来”为题,选取三首(部)反映救亡图存、民族复兴的经典力作。上半场的《红旗颂》和《中国,我可爱的母亲——为大型合唱队与交响乐队而作》都诞生于“上海之春”的舞台,现已成为中国当代音乐的经典之作;下半场的《黄河大合唱》创作于抗日战争的艰苦时期,在塑造民族精神、激励民族觉醒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意义。

重大主题演出还包括了音乐节与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携手承办的“时代交响——全国优秀乐团邀请展演”,民族管弦乐《和平之光》音乐会、交响乐《追光》音乐会、民族管弦乐组曲《中国音画》音乐会、音乐剧《关肃霜》以及舞蹈诗剧《上海之光》、舞剧《西游》等,以艺术的形式生动诠释新时代奋斗者的精神图谱。

闭幕音乐会是音乐节深化国际艺术交流合作、构建中外文化对话的艺术舞台的具体展现。将于4月9日晚在上音歌剧院举行的音乐会,由上海音乐学院联合世界十大歌剧节之一的芬兰萨翁林娜歌剧节共同上演经典歌剧《茶花女》。此次演出将由萨翁林娜歌剧节艺术总监马特维杰夫担任指挥,廖昌永教授担任艺术总监和主演。

记者了解到,本届音乐节国际交流演出项目数量超过总体演出数量的30%,音乐节的国际性和影响力得到不断提升。为庆祝中意建交55周年,“中意音乐交流展演季”将举办7台不同风格的意大利主题音乐会,包括钢琴、陶笛、爵士乐、管弦乐、民谣、艺术歌曲等形式;为庆祝中匈建交76周年,将由具有国际影响的匈牙利国家歌剧院女高音歌唱家丽塔·拉茨领衔,会同中国钢琴家、歌唱家及乐团,合作演绎中匈等国经典作品,音乐会以多瑙河与长江为题,生动展示中匈两国的艺术交流和深厚友谊。

本届音乐节还吸引了德、法、美、英、日等10余个海外及港澳台地区的艺术节目申报,其中不乏伦敦西区经典音乐剧《日落大道》(莎拉·布莱曼领衔)、英国Wise Children剧团音乐剧《呼啸山庄》(中国大陆首演)等高品质剧作,助力“亚洲演艺之都”建设。

名家新人接力登台

音乐节始终致力于发掘和培育音乐新生力量,通过分层级、多维度的扶持体系搭建艺术成长平台。据了解,今年新人新作展示项目占比近40%。

“闪耀新星”将继续为全国专业音乐学子提供来沪交流展示的机会,来自上海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的优秀学生将在上音歌剧院举办专场展演。“艺青春”为青年音乐家提供顶尖展示舞台,向大众推介一批近年来活跃在海内外声乐舞台上的优秀青年歌唱家,以独唱、重唱、小组唱等多种形式展演中外古典艺术歌曲。而覆盖更广泛学生群体的“星梦启航”项目,则以普及性活动激发年轻学子的音乐热情,构建从启蒙到进阶的培育链条。三大平台互为补充,持续为中国音乐事业注入新鲜血液。

除新人新作展示平台外,音乐节将联合各方力量举办多项原创作品征集展演活动。“新时代 新上海——上海原创歌曲征集活动”作为本届音乐节重点歌曲创作项目,将从9400余首征集作品中,遴选、推出一批聚焦时代发展、弘扬上海城市精神的优秀主题歌曲,并在音乐节期间举办“上海之春”原创歌曲音乐盛典;“海上新梦·十七”,将面向全国征集优秀合唱新作,最终由全国专家遴选出十余首优秀作品,于明年“上海之春”期间首演。

大师经典也是上海之春的特色。2025年是“七一勋章”获得者、著名作曲家吕其明先生《红旗颂》首演60周年。音乐节将举办“吕其明作品音乐会”,演出涵盖管弦乐、独唱、合唱等多种形式,通过演奏《红旗颂》《焦裕禄》《铁道游击队》《使命》等佳作;今年也是著名指挥家陈燮阳从艺60周年,他将执棒上海交响乐团举办中国音协主席、著名作曲家叶小纲的作品专场音乐会,系统回顾演绎叶小纲作曲生涯的代表作品。此外,曹鹏、濮存昕、廖昌永、彭家鹏、黄屹、吕思清、龚琳娜、石倚洁、谭元元等知名艺术家也将纷纷登上音乐节舞台。

跨界融合惠及市民

本届音乐节立足“都市型、国际范、专业性、烟火气”的定位,积极探索文旅商体展融合新模式,一方面注重“票根经济”,另一方面扩大宣传、感召,发挥好各项展演活动近悦远来的“引流”作用。

音乐节全新推出“春之琴韵 爱乐之都——上海之春国际提琴文化周”。在上海音乐学院、兰心大戏院等代表性文化地标,静安区张园、普陀区环球港、浦东新区正大广场等特色商圈及上海71路、20路公交沿线,为市民及中外游客提供提琴文化活动。同时发布“2025上海之春音乐文化消费推荐地图”,以高品质、多点位、重参与的艺术内容,推动多业态复合跨界、多活动互嵌导流,努力打造上海文商旅展融合发展的新IP。此外,还将举办国际手风琴文化艺术节、数字缪斯——音乐科技融创节等精彩纷呈的节中节活动。

音乐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为观众带来更加丰富多元的艺术体验的同时,也广泛开展艺术教育合作。上海音乐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五所高校的“艺术成果展示周”面向社会开放,将高校艺术资源化作市民共享的文化盛宴。上海学生交响乐团、上海学生民乐团、上海学生合唱团、上海学生舞蹈联盟等上海市高水平学生团体专场演出也将在沪上各专业剧院举办。热爱艺术、怀揣梦想的校园“新星”们将用音乐谱写青春的乐章。此外,“爱在春天”曹鹏爷爷和他的孩子们交响音乐会将邀请自闭症儿童登台,用爱的音符展现人文关怀与城市温度。

本届音乐节还将举办多场合唱活动,包括:“阳光下,童声里——全国优秀少儿歌曲展演”“声无限——上海学生合唱团专场音乐会”“海上新梦——优秀新人新作合唱音乐会”“青春放歌 唱享未来——上海学生合唱节开幕音乐会”和全国乡村原创合唱作品多媒体音乐会等,参与群体广泛、活动形式多元,充分展现了“上海之春”以艺术普惠提升民生福祉,用集体共鸣传递城市温暖的生动实践。

在文艺惠民方面,音乐节积极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惠民力度进一步加大。将推出20000余张公益票,覆盖音乐节95%的场次,以亲民的票价推动大众共享艺术春天。“从春天出发·到人民中去”系列文化惠民活动,持续向五个新城和基层倾斜,将在嘉定保利、奉贤九棵树、临港演艺中心、朱家角古镇、嘉定江桥等,举办各类精彩演出,推动优质文艺资源直达基层。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