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粟美术馆建馆30周年了,第十八届上海青年美展聚焦“算法和想法”
2025-03-16 文教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图

1995年3月16日,作为中国首座以个人名字命名的省市级国家美术馆,刘海粟美术馆在上海建成开放。一晃30年过去了,2025年3月16日正值刘海粟先生诞辰129周年暨刘海粟美术馆建馆30周年,刘海粟美术馆宣布启动系列纪念活动。包括“三十——刘海粟美术馆建馆30周年纪念展”和“第十八届上海青年美展大展”,以此来向一代艺术大师致敬。

据悉,刘海粟美术馆建馆的起因是,在暮年时刘海粟先生将其毕生所藏书画捐赠给国家。包括300多件历代名家书画,以及本人创作的三百六十多件油画和200多件国画书法,共计捐赠903件藏品作为刘海粟美术馆的永久馆藏,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成为了刘海粟美术馆的“立馆之基石”。

经过三十年的蓬勃发展,一代又一代美术馆人的努力,目前馆藏作品已近4000件,这些收藏纵贯千年文明长卷,涵盖唐、五代、宋、金、元、明、清等多个历史时期的古代艺术珍品,到上海美专师生的现代艺术丰碑,再到全球话语境下的当代艺术探索,构建起“三足鼎立”的艺术史坐标体系,是当之无愧的美术博物馆,也让刘海粟美术馆成为一座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美术馆,更是一张上海的艺术名片。

此次建馆30周年纪念活动,也是对刘海粟美术馆收藏、研究、展陈和公共教育等工作一次检阅。“三十——刘海粟美术馆建馆30周年纪念展”将持续到5月28日。共计展出作品及文献144件,其中更有多件馆藏“镇馆之宝”级别古画作品首次展出。展览以刘海粟美术馆三十年发展历程为主线,分为四大篇章。“天行健”精选展示了刘海粟先生捐赠的珍贵馆藏。“游于艺”讲述了刘海粟美术馆的文化担当与城市叙事的生动故事,汇集外国名家作品与当代中国知名画家的力作。“观沧海”传承并发展了上海青年美术大展的辉煌传统,彰显了青年艺术家们的创新精神与时代风采,在这里可以回顾历届青年美术大展的优秀佳作。“合万象”则通过珍贵的建馆史料,梳理出建馆三十周年的历程。

作为刘海粟美术馆的重要品牌,第十八届上海青年美术大展也于今天宣布启动。众所周知,早在1912年,刘海粟就在上海创办了上海图画美术院后更名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这是中国第一所美术专门学校。刘海粟美术馆自建馆以来也秉持海老对青年艺术家的偏爱,将扶持青年艺术,以国际化视野从展览到传播全方位推进“青年美术家计划”作为美术馆的重点工作之一。从1980年“上海市青年美术作品展”到1999年正式落户刘海粟美术馆,这个双年度品牌展览走出了俞晓夫、丁乙、蔡国强等当代艺术中坚力量。

本届青年美展主题确定为“算法和想法”。“算法”代表着人工智能时代技术革命给人类社会和艺术带来的巨大影响;“想法”代表着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性表达,以及青年艺术家的积极应对。本届大展作品的征集范围将更为广泛,面向全国各地和海外。征集类型除了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传统样式,也将涵盖装置艺术、影像艺术、数码艺术、二次元及潮流艺术、艺术设计等各类新的艺术样式。“我们旨在把上海青年美展打造成青年艺术家、青年策展人、青年评论家、青年艺术媒体人以及青年收藏家共同展示自己才华和能量的平台,相互激励和共同成长的家园。”主办方说。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刘海粟美术馆这次还尝试用数字化的方式来呈现刘海粟先生的艺术人生。馆方选取了刘海粟先生具有代表性的花卉作品,利用AIGC技术对画作进行数字化解析和重构,生成春回大地、生机勃勃动态光影效果,在刘海粟美术馆序厅近50平方米8K超高清大屏上首次呈现,这个屏幕也是目前全国美术馆最大室内高清8K屏幕,数字艺术的作品在保留原作神韵的基础上,赋予其全新的视觉体验。据悉,今年刘海粟美术馆还将发布美术馆数字艺术共生计划,敞开大门邀请全球数字艺术家与美术馆开展合作交流。通过跨界的交流与碰撞,激发创新灵感,让数字艺术成为连接世界的桥梁,绽放无限可能。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