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转化遇堵点?青年技术经理人培训班助力“加速跑”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林千惠
技术成果如何转化?与成熟的平台如何进行合作?缺的不是技术是落地,经过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前期调研,针对青年在科技成果转化相关工作中的难点、痛点,上海市团校整合资源、迎难而上,于3月15日至17日举办青年技术经理人培训班,推出了面向青年技术经理人的青年特色人才培训。
◇ 三日结课收获多,让技术走出实验室 ◇
3月17日下午,在学习历程回顾的短片播放中,青年技术经理人培训班结业仪式举行,为时三天的培训结束。这三天,共有40余名来自各行业的优秀青年技术经理人代表参加了此次培训,他们与上海市团校邀请的来自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上海市科学学研所等的知名专家学者、专业领域代表人物深造学习。
这是一次难能可贵的大师课。“向专业的各位领军人物学习,是难得的机会。”第一组学员代表正泰智电港常务副总经理曾元千感慨。他在正泰集团科创孵化板块工作,对接高校资源,帮助成果落地。
此次青年技术经理人培训课程设计包括《上海科技创业技术产业化全程运营与实操》《科技成果转化与校企合作项目务实》等,以理论+案例+实务操作的教学模式,许多青年技术经理人深受启发。“作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我们不仅需要政策的支持,更需要创新的运营模式,以确保机构能够分享到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红利,形成良好的造血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机制。”怎样让技术走出实验室?第二组学员代表,上海中科技物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综合办张翔宇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
身为青年技术经理人,如何更好地为技术转化进行服务,是第三组学员代表上海人形机器人创新孵化器营总监艾倩雯一直以来所思考的。而在三天的课程交流中,她从青年技术经理人的角度,找到了更清晰的方向。“未来技术经理人要进一步突破传统孵化模式的边界,不仅仅是产业的连接者,更是创新价值的创造者。”她说道。第四组学员代表,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常春雷也表示:“通过培训,我深刻理解了技术经理人作为科技成果转化‘桥梁’的核心价值,需兼具技术理解力、市场洞察力及资源整合能力。”
◇ 精准打造培训班,助力青年人才发展 ◇
“团校这一次的培训干货很多,无论是宏观的政策层面,还是微操作层面,都有涉及。不过三天时间比较短,有许多东西没能接触到。”上海国际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重点产业六部主管李磊出身法学背景,却为偏理科的技术类服务,他一直困惑于如何找准自己的落脚点,通过三日的学习,他“海绵吸水”般地吸收了许多知识和经验。为此,他也提出建议,期盼未来团校能推出更体系化、更长时间的培训,为年轻青年技术经理人赋能。
像李磊这样抱有困惑、渴望解答的青年技术经理人还有很多。此次青年技术经理人培训班培训招募信息一经发出,就得到来自中科院各研究所、各区科技成果转化部门等各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转化孵化的青年人才积极响应,他们许多都来自人工智能、新材料、具身智能等先导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
青年技术经理人培训班仅仅只是起点。据悉,未来,上海市团校还将持续推动建设该领域青年人才成长发展平台,发布青年技术经理人人才培养计划,依托上海青少年创新学院、上海技术交易所、上海青少年创新成果交易平台等社会资源的联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落地,助力上海青年技术经理人人才队伍持续发展建设,实现科技与产业的“双向奔赴”,为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贡献共青团力量。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林千惠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