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个“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揭晓,“才貌双全”是评价标准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一尺花园、摆渡人书场、徐家汇书院、西岸美术馆……3月19日下午在沪举办的2025年长三角及全国部分省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暨长三角公共文化产品采购大会启动仪式上,20个长三角及全国部分省市“2024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揭晓,上海有4个公共文化空间入选TOP20,其中2个来自浦东。
◇ 浦东已树立全国公共空间建设风向标 ◇
最早落成于浦东的一尺花园,以“阅读+咖啡+策展”的综合模式受到大众喜爱,单店日均服务500人次。它所探索的将文化跨界融合餐饮和其他消费业态,提升了公共文化空间的多元性和可能性。从2018年合庆镇陶家宅1号首店开业迄今,一尺花园已从浦东一地,落地全国数十座城市,探索文旅商体展深度融合发展。
位于周家渡街道的摆渡人书场,小桥蜿蜒,流水潺潺,不仅保留了传统书场的特色,还融入了现代元素,并通过“专业院团驻场+非遗活化”模式,让评弹艺术走进社区,年均举办惠民演出数百场。很多人不知道,这个如今市民们喜爱的公共文化空间,原先是个储物仓库。
周家渡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杨燕华向记者介绍道,2008年从仓库改造成书场,摆渡人就以评弹为特色,在2010年世博会时已经成为了一个知名的百姓书房,也是当时首批世博社区展示点,周家渡街道重要的文化阵地。但经过10多年的开放运营,设施不断老化,功能也逐渐无法满足群众的需求。
2023年,在新区区委宣传部的指导支持下,搭载了空间大赛的春风,摆渡人书场重新唤醒再出发。“这次改造,街道党工委花小钱办大事,让老百姓直接受益。改造后从原来的单一的一个平台输出的功能,变成了曲艺演出、文化培训、文艺沙龙等多种功能的一个集合体,使它成为了我们周家渡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上的一颗明珠。”杨燕华表示。
至今,这个公共文化空间里,已经迎来了2万多人的演出,演出内容包括评弹、越剧、沪剧、京剧、艺术、相声等传统戏曲,也有非遗展示、亲子手作、电影放映之类的文化活动。通过丰富的文化供给,使老书场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让老百姓在家门口的最美空间享受到丰富的文化体验。杨燕华表示,未来的目标,是将这个“最美空间”打造成世博地区乃至浦东一个“小而美”的文化地标建筑。
据悉,近年来,浦东持续推进“15分钟文体服务圈”建设,基本形成“市—区—街镇—社区(村居)”四级公共文体服务体系。人均公共文化设施面积0.28平方米,高于全市0.21平方米水平。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复核中获评“优秀”。
◇ 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应“内外兼修、才貌双全” ◇
据介绍,自2018年首届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在浦东孕育起航,大赛已举办7年,并从浦东出发走向全国,被文化和旅游部列入全国性公共文化重要活动,已经成为引领全国公共空间建设的风向标。7年来,大赛规模和影响力持续提升,纵深辐射全国20个省市、159个城市,累计发掘参赛空间8245个、推出获奖空间1453个。
最美公共空间应该是怎样的?大赛评委,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蒯大申认为,不仅要关注颜值,还要关注使用效能和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提升。“我们倡导内外兼修、才貌双全,而不能仅仅以貌取人。”他表示,让公共文化空间真正实现公共文化的承载作用,真正惠及到百姓,非常重要。
这也需要更多专业人士的“入场”。今天的新一届大赛启动仪式现场,浦东一批街镇与设计师结对签约,推出一批基层文化空间升级项目。大赛优秀设计师、运营团队陈嘉炜、张晨阳、马岛等人,将推进航头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修缮、祝桥镇江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空间展陈、摆渡人书场文化空间升级、打造迪士尼门口艺术村落、“江南文韵·灵秀三林”等项目。这些签约共建的空间项目,坐落于商圈楼宇、乡村田园之间,丰富百姓“15分钟社区生活圈”。
同时,与大赛同步配套的文采会,已汇集1000余家来自上海乃至长三角的知名文化馆、文化院团、艺术院校、文创企业等资源为浦东赋能,让市民点单。今天,上海黎辉绒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上海评弹团、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等机构,王汝刚、叶辛等名家,与结对街镇进行签约,将为基层推出国家级非遗“上海绒绣”主题宣传推广、“曲韵金杨”文化品牌、新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实践基地和沪语传承、叶辛文学馆等项目,带来更多优质的“文化大餐”。
以琵琶、竹笛、江南丝竹、浙派古筝等民族乐器,在新场古镇探索以声音讲述古镇故事的模式,这是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与新场古镇即将开展的合作。上音民族音乐系主任刘灏表示,选择新场古镇,正是因为古镇本身就以琵琶作为非遗传承。“我们既是来寻根,也是希望在这片土壤上,将传统与现代交汇。”他表示,未来还将探索将传统曲子与新作品结合,甚至加入人工智能和AI技术,建立声音语料库,以大模型的方式传递给老百姓。“没有专门的戏台,就在船上、小桥边、流水边,让声音自然流露。”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