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上海分中心落户宝山
2025-03-20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3月20日,“劳动力市场灵活化转型与上海高质量充分就业研讨交流会”在上海市宝山区举行。当天,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上海分中心正式揭牌成立,落户宝山区淞南镇。现场还举行了北上海人力资源产业园揭牌、宝山人力资源产业政策发布、龙门就业大模型和“快结荐”平台发布等活动。这一系列举措,标志着上海的公共就业服务和新就业形态研究工作即将翻开“新的篇章”。

上海宝山是上海北部超大规模劳动力集散地,新就业形态等求职需求旺盛。近年来,宝山区持续加快推进“北转型”战略,锚定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国际大都市主城区、全市绿色低碳转型样板区发展定位,全力打造“双线三级一基地”公共就业服务新体系,启用北上海劳动力市场服务中心和宝山区零工市场,揭牌成立云南籍劳动者之家,举办春季促进就业专项行动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嘉年华等特色活动,建成25个“15分钟就业服务圈”社区就业服务站点,始终将就业当作民生头等大事来抓。

交流会上,中国就业促进会会长张小建作主旨演讲时表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要形成自上而下的共识和联动,要增强就业扩容提质的动能,要把握工作中的重要抓手。要将推进新就业形态发展作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点方略,注重从宏观层面、从实际工作、从政策制度三个层面深化研究。

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在主题演讲中探讨了在人工智能时代,新就业形态作为劳动力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长期趋势进一步明确。新就业形态发展对于推动我国高质量充分就业有重要战略价值,平台组织劳动力资源的模式可以向多领域延伸,在更大范围内服务于劳动者和各类企业。他表示,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上海分中心将加强与上海市、宝山区以及长三角地区的合作,深入开展新就业形态调查研究,积极探索新就业形态劳动权益保障体系建设。中心将与各方共同努力,推动新就业形态的健康、持续发展,为实现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充分就业做出积极贡献。

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汪怿也在主题演讲中表示,灵工经济已成为人力资源领域发展的重要趋势,成为当前和未来工作世界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灵工经济,对从业者、用人单位、社会而言均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灵工经济的创新重点在于拓展内涵、市场建设、数字赋能和政策支持。

此次研讨会的举办,不仅为劳动力市场灵活化转型与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也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加强合作、共谋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一步,上海市、宝山区人社部门将以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上海分中心的启用为契机,着力推进“国家公共就业服务区域中心(上海)”建设,有效巩固“乐业上海优+”行动成果,进一步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