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苏浙皖共启青春赛场,长三角首个青少年篮球联赛蓄势待发
2025-03-20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朱彬

如何加快培养高素质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为中国青少年篮球发展贡献长三角力量?3月20日,长三角青少年体育一体化发展迎来新篇章。当天下午,由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体育局联合主办的第一届“角逐未来”长三角青少年篮球联赛新闻发布会在上海体育大厦举行。为充分发挥长三角区域合作优势,落实长三角体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长三角青少年篮球联赛应运而生。作为长三角体育部门共同创办的首个青少年体育联赛,这场青春盛会将通过长三角四地接力办赛的创新模式,为区域青少年体育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

长三角创新办赛

本次赛事采用“主客场赛会制+四强赛”的赛制,展开80余场较量。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各派出2支男子队伍和2支女子队伍,共16支U17队伍近300名优秀青少年运动员参加比赛。

其中上海市选派了上海久事(男篮)、上海徐汇南模中学(男篮)、上海市体校(女篮)、上海黄浦向明中学(女篮)4支队伍,67名运动员参赛,体现了上海体校、学校、俱乐部三种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江苏省选派了江苏省体校(男、女篮)、江苏常州体校(男篮),江苏苏州体校(女篮)4支队伍,72名运动员参赛,是本届比赛报名规模最大的省份。

浙江省选派了浙江广厦俱乐部(男篮)、浙江体职院(男、女篮)、浙江金华体校(女篮)4支队伍,70名运动员参赛,是全运会小年龄段运动员占比最多的省份。

安徽省以地市组队参赛方式,选派安徽合肥(男篮)、安徽蚌埠(男篮),安徽阜阳(女篮)和安徽马鞍山体校(女篮)4支队伍,70名运动员参赛。

3月28日揭幕战将在上海卢湾体育馆打响,随后赛事将接续在浙江杭州(4月)、江苏常州(6月)、安徽合肥(9月)展开,最终于10月在上海上演四强争冠战,角逐长三角青少年篮球的最高荣誉——“梦之杯”。

赛事提供五大全新体验

上海市体育局青少年体育处(科教处)处长、二级巡视员张漪向记者总结了赛事五大全新特点:培育青少年体育人才新力量、打造青少年体育赛事新品牌、构建青少年体育联动新机制、搭建青少年体育交流新平台、释放青少年体育经济新活力。

本届赛事汇聚了长三角青少年篮球精英力量,参赛队伍中既有来自职业俱乐部的青年队队员,也有来自传统体校的选手,还有来自普通学校的学生运动员。参赛队员中有近60名是即将登上粤港澳全运会(小年龄组别)赛场的运动员。

为切实推进长三角青少年体育交流与合作,本届赛事将以“凝心聚力,共谋长三角青少年三大球发展”为主题,举办长三角青少年体育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同时举办2025年长三角青少年篮球对话分享会,加强篮球专业交流互动。赛事还将创新推出“跟着联赛去旅行”活动,邀请参赛运动员家长赴赛地观赛,增强赛事氛围。结合长三角文化特色元素,融合篮球运动特点,赛事还推出了长三角青少年篮球联赛视觉系统、专属赛事标识和专属球衣。

本届赛事着力构建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赛事联办的协作体系。上海市体育局副局长宋慧透露,未来,长三角三省一市还将建立轮值牵头机制,并计划将“角逐未来”品牌逐步延伸至足球、排球项目,推动建立“角逐未来”长三角青少年三大球联赛体系,助力长三角区域青少年体育协同纵深发展。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朱彬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